門口進來一位笑容滿面的女孩,說著「抱歉抱歉~我來晚了」,演講台下座無虛席,大家都為了這位勇敢的女孩而來。她是林欣蓓,一位自己搭公車前來的講者,她,坐在一台電動輪椅上。
「我叫金剛芭比是因為,我現在身體裡面有39根鋼釘,這輩子會跟著我一起生活。很不幸的,我的人生在小時候發生了意外,所以跟別人不太一樣,我必須要有比別人剛毅、堅強的心,來面對生活的所有事情,我才能帶著輪椅往前走。」林欣蓓面帶微笑的開始了她的演講,台下聽眾掌聲響起。
4歲的時候,在某一天的下午,睡了一個午覺,醒來腳就已經沒有反應了。之後的5年時間,欣蓓的媽媽不論是求神問卜、找名醫、尋奇蹟,只要有任何希望,媽媽都不顧一切地想要嘗試,每個晚上,媽媽總是一天不落的幫欣蓓按摩腳部,不讓肌肉萎縮。
高中的時候,因為家庭因素,只好去讀夜校,上學之後,也開啟了欣蓓的打工之路。花了7年的時間,讓爸爸放心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大學畢業考的這一天,身體極度的不舒服,原來是脊椎側彎了100度。
開刀之後在脊椎打上了39根鋼釘,身體疼痛不已,但是欣蓓居然擔心的是增加體重!一句玩笑話打破了嚴肅的病房;然而,災難還沒結束,長期躺在床上的欣蓓長了褥瘡。
治療褥瘡的過程,耗費了3年的時間、7次失敗的植皮手術,就在人生絕望時,想從醫院頂樓一躍而下的想法出現在腦海中。在第8次的手術,一路陪伴她的醫生,也下定了決心,這次一定要讓手術成功,所幸一切如願。
欣蓓形容醫生在拆紗布的時候就像是「拆禮物般的打開」,醫生拍下欣蓓的臀部,看到照片的欣蓓哭了,因為它傷痕累累,經歷了那麼多的手術縫合、傷口裂開的過程,終於癒合、終於康復了。
住院期間,欣蓓把自己的故事寫在部落格上,因緣際會之下,受到一間公司的形象廣告拍攝邀請,利用25天玩了10個國家,這個旅程讓她體會到「視野不等於世界。」
人在異鄉,對於陌生的人事物會感到好奇、害怕,會對陌生人產生敵意,儘管對方只是想要幫忙,就像是在泰國時,沒有一位駕駛願意載欣蓓,因為她有台大輪椅,直到她遇見了這位駕駛,不嫌麻煩地將她沉重的輪椅扛上車,路上駕駛問了欣蓓,「我可不可以先去載我老婆再把妳送到目的地?」讓欣蓓提高了警覺,深怕自己遇到壞人,儘管載到駕駛的老婆後,她也放不下懸在心中的大石,直到自己抵達目的地、駕駛幫她把輪椅放下、安穩地將自己抱上輪椅後才驚覺,「原來他們是真的在幫助我,一切都是自己想太多。」不過還是提醒台下的聽眾,在外防人之心不可無。
在沖繩想玩一些水上活動設施時,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條件不符合而自我設限,只能遠遠的坐在一旁用渴望的眼神看著,直到海邊的設施工作人員前來邀請她一起玩,才發現原來這些限制是自己給自己畫的界線,但是那其實一點都不會成為限制。
欣蓓提醒著當身障朋友要出門旅行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如果有特殊要求,要先與航空公司聯繫,取得同意,否則會有許多後續要面對的麻煩;分享一些好用的訂機票、訂房網站以及可供參考的旅行社,並且呼籲有時身障者會拒絕你的好意幫助是因為他們也有自尊,儘管自己需要幫助,也不容易開口求助,希望幫助的人不要氣餒,因為身障朋友也是需要時間才能走出自己的框架。
對於這個社會與身障者的關係,欣蓓說:「你們沒有看到並不代表他不存在,只是他被關在家裡,他出不來。這並不公平,也不對,多包容與我們不同的朋友,他們都值得被愛與被尊重。」
演講結束後,只見欣蓓被許多聽眾圍繞著,不停的解答詢問者的問題,並且熱情的拍下合照。眼前的金剛芭比,是如此的樂觀與堅強,走出一條自己的燦爛之路。
(文、攝影:邱慶宜;旅遊照片:林欣蓓提供)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7 期 2017.9 月號;原標題為〈「金剛芭比」帶著輪椅去旅行〉
專欄介紹:
自1983年7月創刊,伊甸園月刊已發行數十年,過程中,我們發現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層面越來越廣泛,每一個個案、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難處,我們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聞之鼻酸的憾事,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告訴更多人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讓更多溫暖及感動能夠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