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控制三高、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中風威脅 | 健康遠見
疾病

控制三高、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中風威脅

【專家觀點】
控制三高、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中風威脅

近來天氣逐漸轉冷,又是俗稱「中風」,也就是腦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患者通常是腦部某區域的血管突然發生堵塞或破裂,腦細胞因缺血而受損,進而該區域的相關功能(如運動、語言、情感等)異常。如果未能及時接受治療,常見永久性失能或死亡。而最令人擔心的是,過去中風好發於65歲以上的銀髮族,但現在卻有年輕化的趨勢。由於青壯年正是成家立業的時候,故帶來的傷害更加深遠。

中風固然可怕,但面對該疾患的危害,我們並非無能為力。前陣子分別發表在國外權威性醫學刊物《刺胳針》(Lancet)、《刺胳針神經學》(Lancet Neurology)的兩份報告均指出,中風其實是生活習慣病,大部分可以預防,關鍵在於您是否願意採取行動,值得大家參考。

第一項研究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McMaster)大學人類健康研究所的科學家馬丁.奧唐納(Martin O'Donnel)博士和薩利姆.優素福(Salim Yusuf)博士共同主持,他們於2007年至2015年期間於全球32個國家(註:包含五大洲與中東地區)中招募到26919位志願者,並針對這些人進行案例對照調查。

結果發現,90%的中風案例和10個可改變的危險因子有密切關聯,甚至可以說是這10個危險因子導致而來。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每個危險因子若能受到控制,相對應能減少的中風發生率為:高血壓(48%);不運動(36%);高血脂(27%);飲食習慣欠佳(23%);肥胖(19%);抽菸習慣(12%);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等心臟因素(9%);飲酒習慣(6%);精神壓力(6%)和糖尿病(4%)。

第二項研究由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神經科學專家瓦勒里.費金(Valery Feigin)博士所主持,其整理世界衛生組織《2013全球疾病負擔報告》內的統計數據,嘗試從188個國家提供的資料中歸納出引發中風的危險因子。

結果發現,造成中風的十大危險因子依影響程度排序為:高血壓、水果吃太少、過胖、攝取過多鹽份、抽菸、蔬菜吃不夠、常處於充斥細懸浮微粒(PM2.5)的環境、暴露在燃燒木炭等固態燃料帶來的污染中、全穀食物攝取量低與高血糖。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導致中風的因素有九成是能夠避免的,當中高達74%和個人行為有關,例如抽菸、不當飲食偏好、欠缺運動等,若改善這些壞習慣就能降低3/4中風的機會。

有鑑於此,想要遠離中風的威脅嗎?建議從妥善控制三高做起,平時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得舒飲食、戒菸少酒、管理壓力、定期健檢等),且持之以恆,相信只要願意投入,把自己保養好,令人生畏的中風不來擾。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Dragon Images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