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電扶梯是高齡者的虎口 | 健康遠見
抗老

電扶梯是高齡者的虎口

【專家觀點】
電扶梯是高齡者的虎口

電扶梯已是現代社會公共場所中重要的行動載具之一,尤其在捷運站、火車站中,也是造成使用者受傷的風險源之一,受傷者以高齡者首當其衝,幼兒次之,原因仍以:使用者不當之行為最多。為降低或避免電扶梯所形成的傷害,社會教育尤其重要,除形成個人價值觀,建立正確行為模式,進而能形成社會制約,影響他人。

今年5月,高雄一名83歲陳姓老翁搭捷運在凱旋站下車,在從1號出口搭電扶梯出站時,不料剛上電扶梯即跌倒,送醫縫了51針,仍於10天後不治身亡。

今年4月間,北市78歲王姓老婦人從明德捷運站一樓搭乘手扶電梯準備上二樓月台時,不慎後仰跌倒,撞到站在後方的高齡84謝姓老翁,謝翁因而後仰倒地,頭部撞擊手扶梯,送醫15天後仍因顱內出血不治身亡。

無獨有偶,7月10日,日本香川縣高松市上天神町的「宜得利 youme town 高松店」(日文為:ニトリゆめタウン高松店)內,有位81歲老人推著向店家所借用的輪椅,坐著79歲妻子,竟然以輪椅搭乘電扶梯,不慎失去平衡跌倒,站在後方的76歲老婦渡邊清美遭波及而一併跌落,渡邊在8小時左右後死亡。

據朝日新聞的報導,youme town雖然有免費出借輪椅的服務,但禁止使用輪椅搭電扶梯。

上月底,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名女子推著嬰兒車要離開南京地鐵,結果在出口電扶梯上沒站穩摔倒,嬰兒車的女兒也跟著摔趴,走在前方的張女母親見狀趕來要扶起女兒和孫女,結果也摔了下來,當場三人都頭破血流。

跌倒是高齡者死亡原因前三名,因老化或退化,無論平衡感、反應度都受到影響,高齡者無法與年輕人相比,更何況腿部肌耐力、肌力或是膝關節退化,甚至突然間的暈眩、使用藥物的後遺症等,都可能導致跌倒。根據研究,台北市捷運站所發生電扶梯跌倒事件中,高齡者佔有61%,電扶梯受傷事故發生原因分別為:重心不穩(13.4%)、手提行李或身背重物(12.37%)、未握扶手(10.31%)、被其它旅客撞到或拉扯(8.24%)。

高齡者搭乘電扶梯受傷事件時有所聞,為何高齡者依舊選擇使用電扶梯,因電扶梯是進出捷運車站最方便、最快速的搭乘選擇,高齡者若無法對自身狀況與安全多做一層考慮,主觀上都會選擇電扶梯,捨棄較安全、卻需要花時間等待的電梯。

使用電扶梯時,高齡者未能全程緊握扶手、站穩踏階,進出梯時留意速度差並調整重心防跌倒的原因,一方面是,擔心扶手有病菌或不清潔,接觸後會受到感染;心理上也不認為自己會跌倒,不但未能扶住扶手,更疏忽注意是否站穩踏階,忽略身體重心的調整,或防範他人的撞擊。

在捷運站電扶梯上經常還可見的是:民眾拖著大型行李、娃娃車、購物拖車等,非但製造自己的危險,還影響其他使用電扶梯民眾的安全。發生在日本將輪椅使用電扶梯事件,至今尚未在台灣發生,但隨著「老照護老」的比例持續增加,若未能加強社會教育與宣導,終究也會可能出現在台灣。

如何透過社會教育,勸導高齡者進入捷運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改搭電梯,即使要使用電扶梯時,能夠全程緊握電扶梯的扶手、站穩踏階。當然,公共場所除定時清潔扶手,也可在路徑上,設有酒精消毒設施。並加強宣導民眾若有手提行李、娃娃車、購物車等,應改搭乘電梯,注意搭乘電扶梯安全。

高齡化社會快速的到來,我們需要準備的,除了設施,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是否能有清楚的認識,老化與退化對身體功能有哪些影響,進而建立適宜的觀念,調整行為模式,以維護自身的安全,俗話說:「退一步,保平安」,對高齡者猶為重要。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