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82 歲樂天派爺爺的晚年生活 | 健康遠見
人際

82 歲樂天派爺爺的晚年生活

【伊甸基金會|伊甸園月刊】
82 歲樂天派爺爺的晚年生活

記憶好,活動力佳,心情愉快是欽盛爺爺的標記。辛苦了一輩子,他開始懂得享清福,在伊甸雲林寬心園日照中心找快樂,樂天的個性,支持著他度過晚年的每一天。

82 歲樂天派爺爺的晚年生活_img_1

82歲的欽盛爺爺彎著腰,拄著助行器行走,逢人便笑,露出他和藹可親的一面。老當益壯的他注重養生,說完示範如何做手部運動,活絡血液循環。他說:「老了,事業放給年輕人,餘生擁有健康和快樂最重要,金錢也買不到。」

家住雲林,欽盛爺爺早期以養蜂維生,講起專業一把罩,為了取蜜,有時沒有防護措施,被蜜蜂螫得滿臉都是,他一派輕鬆的說:「叮一下,過兩天就好了。」

聊起過往,勾起老人家的回憶,「那時日子很辛苦呀,土角厝一磚一瓦搭建起來……」兒子小時候在學校吃便當都是到角落用餐,深怕別人看到只有簡單青菜,一點點絞肉,述說時,滿臉疼惜,「那個年代很可憐呀!」

「我一直追,一直追(努力賺錢),日子才變正常。」那時都做粗重工作,忙到肩膀發炎貼痠痛藥布。所幸苦盡甘來,隨著家境好轉,養蜂事業交由兒子接棒,欽盛爺爺開始享清福。

老伴和他年歲相仿,沒有閒賦在家,農務忙得團團轉,「我妻子自年輕做到老,做不膩。」欽盛爺爺用著台語言道。

話說從前 滿是回憶

伴隨身體老化,欽盛爺爺步履蹣跚,現在得依靠助行器行走。

拜訪這一天,庭院陽光刺眼,照得他無法直視,「自從眼睛開刀後,看東西都糊糊的。」以前視力好時,可以讀報,「我80歲還可以開車。」欽盛爺爺得意的說,現在不行了。

聊起兒時景象,「以前我上日本小學,當班長當到六年級。」述說時,眼睛充滿了驕傲,話鋒一轉,「可惜當時陰錯陽差沒有領到畢業證書。」

回到現實面,欽盛爺爺的體力大不如前,家裡請了外傭照顧,可是老人家還是喜歡到伊甸雲林寬心園日照中心上課,「課程豐富,很有趣,來這裡,時間一下就過去了。」欽盛爺爺道出他的心聲。

82 歲樂天派爺爺的晚年生活_img_2

一周課程 倒背如流

看著牆上貼的課程表,有靜態和動態活動,欽盛爺爺都倒背如流,哪一堂課在哪一天都暸若指掌,他笑言:「我頭腦很清楚啦!」

照服員許育嫺對他讚譽有加,直說他是中心的模範生,活動都積極參與,「在這邊就玩啊!」欽盛爺爺自從在中心學會手部運動後,一有空就做,回家也不忘練習,逢人便教人要多拍手,促進身體健康。只見他一會兒拍掌,一會兒手指來回交握,還提醒大家要常開懷大笑,直說笑能延年益壽。

音樂表演 賣力演出


午間,許育嫺帶著長輩演奏樂器,依著他們的喜好,有人拿自製沙鈴,有人拿鈴鼓、鑼,合奏一首台語歌《歡喜就好》,依著旋律擊出樂音,分秒不差,雖然是業餘表演,但是在老師耳中,有如貝多芬交響樂般的美妙。

老人家在這裡得到妥善照顧,社交豐富,問欽盛爺爺有沒有交到好朋友?他不假思索的說:「每一位都認識,都是我的好朋友。」牆面張貼著照片,有烹飪、繪畫、出遊、健康促進操等課程,老人家熱絡參與趣味橫生。

許育嫻指出,偏鄉老人在家缺乏刺激,來到中心參加活動,有助延緩退化。

82 歲樂天派爺爺的晚年生活_img_3

老人家每天早早在門口等待交通車接送到日照中心上課,活動中笑聲不斷,生活有重心,心情跟著亮起來。

看著欽盛爺爺開心的擊著鈴鼓賣力表演,樂於分享他的日常點滴,毫無疑問笑口常開是他快樂晚年的一帖秘方。

(文/蘇麗華;攝影/何坤益)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8 期 2017.11 月號;原標題為〈樂天派的晚年生活〉

專欄介紹:

自1983年7月創刊,伊甸園月刊已發行數十年,過程中,我們發現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層面越來越廣泛,每一個個案、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難處,我們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聞之鼻酸的憾事,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告訴更多人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讓更多溫暖及感動能夠傳播出去。

更多內容請至【伊甸園月刊部落格】/【伊甸園月刊粉絲團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