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氣溫急遽下降,小心引發心血管發作、猝死。高雄長庚心臟內科助理教授方志元提醒,除了心血管病人天冷時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發作,甚至國外研究就發現,就算是高溫也會造成血管血流量突然增加、增加心臟壓力;或是因水分攝取不足、血液變得較黏稠,都是心肌梗塞的主因。
特別是台灣曾發作過心臟病病人,竟有5成沒有控制壞膽固醇,隨時都可能再復發。
降低壞膽固醇 讓心肌梗塞不復發
方志元解釋,溫度對血管造成的變化,稱為「U型曲線現象」,當溫度過冷或過熱,都會影響血管收縮或擴張,醫師強調,「氣溫高低無法預測跟控制,但體內壞膽固醇高低,是病人應積極治療來控制的。」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過心肌梗塞的病人,體內可能有其他血管已經嚴重堵塞,若放任壞膽固醇飆高、持續堆積於血管壁,一旦斑塊破裂堵塞血管,就會復發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方志元提醒,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藥物控制壞膽固醇,初級治療是使用史他汀類藥物。不過,「並非所有人透過口服藥物,就能有效控制膽固醇,若已經使用到高劑量史他汀類藥物,壞膽固醇仍無法有效降低,就建議要尋求更積極的治療方式。」
藥物控制效果佳 波麗士大人保命
此外,他分享一名成功控制血脂的案例。40歲陳先生從事警察工作,自認身體健康,但去年因心肌梗塞送來醫院急救,起初選擇使用史他汀藥物治療,壞膽固醇一直卻還是降不下來。
於是,他遂在今年就選擇自費使用最新血脂治療方式,透過PCSK9抑制劑針劑來精準治療,一個月後就成功下降到35mg/dL,成為模範病友。
「現在降血脂藥物越來越進步,像PCSK9抑制劑針劑的研發,就是科學家發現體內一種PCSK9蛋白質,會降低身體自動清除壞膽固醇的效率,透過抑制過程,就能讓身體恢復代謝壞膽固醇的能力。」
方志元呼籲,病友可積極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降低心血管事件二次發作機率,常保身體健康。
更多資訊《膽固醇知識》:打擊壞膽固醇 醫師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