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輪椅的阿暢拿著相機,在伊甸宜蘭教養院裡四處取景,用著他45度的視角,按下快門,記錄那感動的瞬間。看著一系列的攝影作品展現在眾人面前,阿暢禁不住流露出開心的笑靨。
牆面張貼一系列發光的照片,是住民阿暢的「45゚攝影展」,因嚴重腦性麻痺造成重度智能障礙的他,非常喜歡攝影,平常會請志工推他在院區內拍照,45゚是他扭曲的身體感到最舒適的角度,因此照片裡的風景都是由下往上拍出的視角。
這次的攝影展,阿暢的媽媽特地從新莊趕來參加,聊起阿暢在院內受到良好照顧、推著阿暢到院區拍照時,嘴上總是掛著感謝,看著兒子的作品被高高掛在牆上展示,身為母親的她久久不能言喻。
對於阿暢的攝影夢,阿暢媽媽總是在背後做他可靠的支柱,買了一台數位相機給他,讓他到處拍,拍出心得後,興起開辦攝影展的夢想。於是先在院區小試身手,媽媽說:「不管會不會得獎,孩子高興最重要。」
在成長過程中,「多鼓勵、配合小朋友。」是阿暢媽媽的教育方式,今年42歲的阿暢,在母親的眼中仍是個孩子,「他好善良、好貼心的。」媽媽驕傲的大聲說,阿暢知道媽媽的手受過傷,不能提重物,還提醒她不要自己把沉重的香皂帶來教養院。
「父母最擔心的就是沒辦法陪伴孩子。」阿暢媽媽紅著眼眶說,隨著年齡漸長,現在對自己的體力越來越感到吃力,「如果我比阿暢先走,我會讓他留在這裡,因為他的哥哥與弟弟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可以抽空來看看他,以前他們三兄弟的感情可好了,當初把阿暢送來這裡時,讓哥哥難過了好一陣子。」哥哥還提醒自己的兒子「以後你要照顧好伯伯喔!」。
望向推著阿暢輪椅的母親背影,陽光灑在宜蘭教養院彩繪過的每根柱子,或許是感染了這和諧的氛圍,阿暢媽媽停下腳步,開始訴說著對伊甸、攝影老師、志工的感謝:「真的感謝伊甸,這裡的老師可以讓我放心的把孩子留在這裡,他在這裡很高興,我也跟他一起高興。」
一陣微風吹過,把阿暢母親的話吹向了晴朗的宜蘭天空,或許阿暢與母親不得不分隔兩地生活,但是那份母子連心表露無遺。
從母親的口中、阿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幸福是他自己定義的,他的幸福與母親的感恩在這裡未完待續。
(文/邱慶宜;攝影/何維綱)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8 期 2017.11 月號;原標題為〈一圓45゚的攝影夢〉
專欄介紹:
自1983年7月創刊,伊甸園月刊已發行數十年,過程中,我們發現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層面越來越廣泛,每一個個案、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難處,我們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聞之鼻酸的憾事,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告訴更多人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讓更多溫暖及感動能夠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