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寒流發威,如何減少長者猝死? | 健康遠見
長照

寒流發威,如何減少長者猝死?

【專家觀點】
寒流發威,如何減少長者猝死?

今年首波強烈大陸冷氣團發威,17日氣溫驟降,全台各地已傳出近百起疑似猝死案例,苗栗縣最高齡的110歲女性人瑞,17日清晨寒流來襲,因心血管舊疾在家辭世,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應啟動送暖機制,開放避寒所,提供避寒措施,關心獨居長者及街民,應呼籲有長者的家庭,注意保暖及電爐的使用安全。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預報資料,19日將有再一波的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由北往南逐漸下降,在輻射冷卻效應下,台南以北沿海及空曠地區清晨有11℃左右低溫。

台灣過去每年平均餘命是持續增加,唯有在去年是首次下降,不論男、女性均較104年減少0.2歲,國人的平均壽命降為80歲,主要是因為死亡人數增加。105年的死亡人數為17萬2829人,較104年大幅增加9007人,其中有約6000人集中在1月至3月間,研判可能跟去年1月霸王級寒流侵襲有關。霸王寒流襲台時,台北1月24日清晨只有4度,創44年來的最低溫,倘若忽視此波寒流的侵襲,猝死案例激增,也可能將影響今年國人的平均餘命。

新北、台南、基隆和花蓮等地共傳出23起疑似猝死案例,死者均為60歲以上長者。但就以台北市17日,共受理OHCA(到院前死亡)救護案件12件,11人死亡,15日也有10人、16日有8人疑似猝死,北市這3天來已有29人猝死。彰化縣兩天以來,已累計17件疑似天冷猝死的案例,年紀最高為98歲的女性;年紀最輕是59歲的中年男子。

老人身體抵抗力較弱,溫差劇烈變化,造成血管的收縮,對於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三高」族群,是誘發中風、心肌梗塞的主要因素,容易導致死亡案件增加,因此家人必須多關心長者,定時量測生命徵象、正常服藥外,更應做好保暖工作。

適度的肢體活動,可促進老年人血液循環及關節及肌肉避免僵硬,老年人常有膝退化性關節炎,膝蓋疼痛是主要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通常當關節活動愈久時或近黃昏時,疼痛就加重。當天氣由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便發炎,產生疼痛,好像事先預知天氣的變化。

在因天冷,肌肉緊繃時進行健康操的活動可稍微伸展,能幫助放鬆,讓身體活力能夠增加,更有運動意願,每天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就能避免憂鬱情緒,正向循環下,天氣冷也能維持健康,不會因為低溫身體痠痛,對失智症長者尤其重要。

此外,這兩天也傳出多起,因使用電暖爐,不慎引起火災的死亡事件,但尚未傳出因門窗緊閉,因空氣不流通導致二氧化碳中毒事件,地方政府應開始啟動送暖機制,一方面,開放避寒所,提供避寒措施,並呼籲有長者的家庭,注意長者的保暖及電爐等的使用安全,及避免二氧化碳中毒事件。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