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歡吃堅果嗎?以往文獻證實,適量攝取堅果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對抗癌症、降低發炎反應、改善視力與延緩老化等。而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美國實驗生物學學會聯合會期刊》(FASEB Journal)的報告更指出,此舉對提升腦力也有顯著效果,值得大家參考。
該研究由美國洛馬琳達(Loma Linda)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心理學家李.柏克(Lee Berk)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透過刊登廣告招募到一批志願者,並針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目的在探討食用堅果和腦波變化之間的關聯性。
過程中,所有人被安排多項感官覺察作業,內容包括過去生活經驗的認知與視覺、嗅覺、味覺等刺激的辨識,最後則是進食堅果(註:共計有杏仁、腰果、花生、長山核桃、開心果與胡桃等六種)。另外,實施時皆需配戴腦電圖描記儀(EEG),藉以記錄各類活動當下跨越九個不同大腦皮質區域的腦電波信號強度。
結果顯示,規律吃堅果可以加強與認知、學習、記憶和其他大腦關鍵功能相關的腦波頻率。比方說,受試者食用開心果後產生最強的Gamma(γ)波,該腦波對於增進認知處理、訊息保留、注意力、學習、知覺、和睡眠時的快速眼球運動可說是至關重要。食用花生會引發最強的Delta(δ)波,該腦波和個人的免疫系統運作、大腦的自我修復及深度睡眠有密切關係。
探究原由,研究者認為應是堅果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其是世界公認的強力抗氧化劑之一,人體吸收後能進入大腦中負責學習、記憶的海馬區。該營養素對於神經細胞具保護作用,可促進神經突觸的生長,及活化神經幹細胞形成新神經元。
另外,在這項研究中也發現,六種堅果內的抗氧化劑濃度都很高,若要分名次則以胡桃居首,後面依序是長山核桃和腰果。
有鑑於此,想要靠食補「顧頭殼」嗎?建議不妨養成吃堅果的習慣(註:過敏體質、腎臟病患者等不適合)。由於不少市售產品為了讓味道更豐富,常會裹上蜜汁、鹽巴或油脂等,吃進肚子裡反而增加身體負擔,帶來的熱量也不容小覷,故在選擇上最好還是以低溫烘焙的原味綜合堅果為主,且每天約一個手掌心的量即可。長期下來,相信好處您一定感受得到。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