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常悅梅奶奶參加圍爐活動,開心的一起唱歌、揮舞著雙手。)
「願意做、開心做,不求回報。」是常悅梅奶奶那顆熱忱服務的心,住民看到常奶奶都好高興,一如常奶奶看到他們一樣歡心,在這愉快的社區,人與人的互動成了溫暖這寒冬的氧氣。
來自河北的常悅梅奶奶是位78歲的伊甸高齡志工,開朗得與大家打招呼後,藏不住的笑容在嘴角漫開,儘管皺紋在她和藹的臉龐留下歲月的痕跡,但那些紋路是紀錄常奶奶服務時,因為總是自然流露出的笑容,而刻下的印記。
「管住嘴,邁開腿。」是常奶奶的養身之道,開懷的笑聲可以看見常奶奶整齊潔白的牙齒,常奶奶驕傲地說:「我一口健康的牙都是真牙!每次去看牙醫,醫生都會稱讚我呢!」
每天保持運動的她,只要體重一增加,就會更加賣力地「邁開腿」到公園運動,在常奶奶身上嗅不到絲毫的老人氣息,她說她的身體各項指標都相當標準,問起先生的健康是否也是由常奶奶把關,常奶奶笑說:「我可以驕傲地說!對!他的健康就是我的功勞!哈哈哈……!」中氣十足的笑聲傳進耳裡更是讓人感到窩心。
好奇常奶奶是從哪裡得知健康訊息,一問之下不得了呀!原來常奶奶在大陸時,是位婦內科醫生!常奶奶解釋,當年的大陸,婦內科就是婦產科加內科,也就是「要拿刀子」的!在那讀書不容易的年代,身為女孩的常奶奶甚至成為了醫生,讓人忍不住的豎起大拇指。
(圖說:常悅梅奶奶含蓄的笑著,露出她的一口健康牙口。)
在大陸的醫專畢業後,常奶奶待在醫院到50多歲退休,自己便開了診所,在那裡遇到了回大陸探親的未來丈夫,先生的家人都在常奶奶的診所看病,周圍的人看著兩人,一位失去丈夫,另一位失去妻子,便將兩人送作堆,不久後,常奶奶便隨著年長10歲的丈夫來台定居,過著夫唱婦隨的美滿日子。
來到台灣時,常奶奶已經50多歲,她在醫院做看護工作,在台南大林國宅當了15年的社區志工,後來伊甸的腳蹤在台南大林雙福園區安頓下,常奶奶說,當她看到伊甸的旗幟在廣場上飄揚著,就決定了自己一定要進入伊甸當志工。
在大林雙福園區擔任志工有3年的她,對服務對象都相當地熟悉,常奶奶高興地說道:「大家看到我就會說:『哎呀~我看到妳高興呀~』聽到他們這樣說我也好高興啊!」
喜歡與爺爺奶奶聊天的常奶奶正色道:「我不聊是非的!我常跟他們聊養身之道,要怎麼吃、怎麼動,才能讓身體健康,分享有助於他們的資訊,看到他們健康的身體我也很高興。」常奶奶就像大林雙福園區的小護士般,守護大家的健康。
在這裡做志工,除了平常會攙扶著與自己年紀相仿的爺爺奶奶,還會幫他們推推輪椅,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幫忙搬東西,常奶奶分享:「我開心!我願意做!我要做到不能動!」
「要做到邁不開腿對嗎?」常奶奶哈哈大笑地說:「對!」
(圖說:常悅梅奶奶拿起手機,要分享她做志工的照片。)
(文/邱慶宜;攝影/何坤益)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1期 2018.1月號;原標題為〈不老志工,樂當長者的小護士〉
專欄介紹:
自1983年7月創刊,伊甸園月刊已發行數十年,過程中,我們發現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層面越來越廣泛,每一個個案、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難處,我們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聞之鼻酸的憾事,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告訴更多人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讓更多溫暖及感動能夠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