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濕冷,且有一波波的寒流來報到,天氣濕冷常相伴下雨,清晨天空密佈濃厚黑雲,大地昏暗;急診部骨科也忙著診治前來求診的許多老年人髖部骨折病患,而腕部骨折、肱骨骨折也不少;骨科門診也常可見到跌倒後引起背痛而被診斷出脊椎骨折的案例。有時一個周末就有數起跌倒造成骨折的患者,單純者發生皮肉傷或骨折,嚴重者則可能引起頭部外傷,甚至因而死亡。
在濕冷季節中,老年人常發生跌倒而骨折的可能原因包括:
1. 老年人的骨量低或發生骨質疏鬆症,骨骼質地硬而脆,跌倒時容易折斷。
2. 濕冷季節戶外天雨路滑,尤其路面上的人孔蓋上、有雨漬的磁磚路面、有油漬的十字路口或騎樓下路面,都需小心行走。
3. 冬季夜長晝短,戶外照明不良,加上老年人視力不良,容易絆倒,尤其是清晨天未亮而路燈不夠明亮的地方。目前有些路燈在省電考量上,會使用電腦控制定時自動關燈,但若整年設定相同的關燈時間,可能在冬天濕冷而天未亮時,即已關掉路燈。
4. 老年人常有許多共病,使生理機能減退,這些共病可能會引起暈眩,如貧血、心血管疾病、姿勢性低血壓、平衡功能差、神經系統疾病致使步態不穩、反應能力減退等。天氣濕冷可能會加重病情,引起跌倒。
5. 服用多種藥物,如精神科用藥、鎮靜劑、高血壓藥等,會增高跌倒風險。
6. 冬季的維生素D3和蛋白質攝取量低,且從事運動量減少,進而加重肌少症和肌肉無力,引起跌倒。
7. 冬天時衣物多,行動不便,家中也會增加屋內堆積在地面上的衣物或雜物,增高絆倒風險。
8. 冬天都些老年人會進補,有些含有酒精類的燉煮食品,有些是市售品,有些是自行添加者,如麻油雞或尾牙宴,可能會使老年人增高跌倒風險。
9. 老年人在冬天較不易入眠,使用安眠藥的用量會增高,也會影響平衡功能。
10. 冬天因出汗量少,需夜間如廁機會增多,尤其急迫性尿失禁者更為危險。
11. 冬天聚餐或節慶較晚才結束,若天氣濕冷,會增高心血管發作或跌倒意外。
12. 有些晴天鞋的鞋底已磨平,在天雨時容易滑倒,
在考量改善老年人的骨折時,應從減少跌倒著手,包括改善環境(衛浴間增加安全設施、改善客廳和臥室照明、清除步道障礙物、使用止滑地板、改善人孔蓋設計、清理有油漬的路面等,其中有些是公共工作)、控制共病(善用藥物、注意營養、補充維生素D3)、慎選用藥(如鎮定藥、精神用藥、血壓藥、血糖藥)、改善生理功能(如體能、平衡功能、活動力、肌少症等)。
因此,平日多加強注意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公共建設上多注意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一些方便的無障礙空間及設施,也可從社區大學或義工的互動與活動,讓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強保健和訓練,以降低跌倒風險和骨折後果。
(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