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繼承了母親的怒氣,不是壓抑,就是爆發 | 健康遠見
壓力

繼承了母親的怒氣,不是壓抑,就是爆發

《母愛創傷》
繼承了母親的怒氣,不是壓抑,就是爆發 圖/Pakutaso 17473

莎曼珊是個優雅的29歲非裔美籍女孩,在一家大型藥廠帶領一個銷售團隊。第一次會面時,她說在職場遇上了非常惱人的衝突問題。

「公司請了一位新的區經理,我們應該是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她真的讓我很受不了。我是說,她能力很強,但總是一副女王模樣,好像其他人一無是處。某次在團隊會議上,她做了幾乎是詆毀我的事:明明是她做了打擊士氣的事,卻講得好像我才是問題根源。我沒讓大家知道我的真實感受,只是表現出冷靜又不在意的樣子。我以此為傲。我並不是冷酷,只是想表現專業。

但會議結束後,腦中好像有根神經斷了,我的情緒完全失控。她在說我時,我不覺得怎麼樣,雖然感覺臉有點發熱,但什麼都沒回應。她這麼做至少已經兩、三次了。我想保持理性,因為她是新人,大家也喜歡她。不過在停車場時,她開了我一個玩笑,我立刻激烈反擊,真的是勃然大怒!老實跟妳說,我實在是失控了,吼叫得像是發瘋一樣,情緒極度高漲。我知道她被嚇到了,但其實我自己也嚇壞了。」

我告訴莎曼珊,用那種方式發洩一時之間或許感覺不錯,但想必她也明白,發洩的後果,只會讓現實生活更難過。很多人以為大吼大叫就代表立場堅定,但其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使妳喪失尊嚴及威信。如果要處理怒氣,其實有很多更好的方式。

莎曼珊說:「我知道,每次大吼之後,我自己都很崩潰。我在成長過程中就常這樣,感覺糟透了,而且只要別人提高音量,我就會立刻封閉自己。我總會不停地壓抑自己……然後直接爆發。」

面對大吼大叫的人,逃跑其實是常見反應。孩子尤其更會想要封閉自我或逃離現場,以免持續遭受攻擊,不過,內心的強烈情緒不會隨之消失。比如莎曼珊就清楚記得,她小時候被她媽媽大吼時真的很害怕。

莎曼珊說:「我媽有時候真的……是個潑婦。抱歉,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說法。她總是滿心怒火,我真的搞不懂。家裡也不缺錢,我爸在一家生技公司擔任顧問,她在家用品公司擔任律師,兩人都很傑出。我猜他們打從我小時候就不希望我丟家裡的臉。

「我還記得自己大概三歲時,我媽想要教我ABC,大多母親會教唱字母歌,或透過遊戲教學,但我媽才不信那一套。她就是走進我房間,直接叫我唸出ABC。再唸一遍!再唸一遍!我當時還沒把字母全背起來,她氣到大吼,我嚇傻了。直到現在,她罵人的聲音都偶爾會迴盪在我腦中。」

隨著莎曼珊長大,她母親不理性的控制欲及殘酷行徑出現了新的面向。

莎曼珊說:「我總是比同齡孩子高大。14歲時,我成功加入了籃球隊,那一直是我的夢想。我們隊伍很強,打進了波士頓的冠軍巡迴賽。我本來已經計畫好跟朋友一起去了,心情好興奮,深信那會是一趟很棒的旅行。我把當保母的每分錢都存下來,買了機票。但在出發前一刻,我媽說我成績不夠好,不准去。我不過是第一次在小考中拿了C,那次成績甚至不會列入正式計算!但根據她的邏輯,我再這樣下去就會被當。她說我得好好讀書,不該『玩樂』……

「我記得自己坐在房內盯著時鐘,就希望她能在最後一秒改變心意。我還記得一確定趕不上飛機後,我打電話告訴教練說我媽不准我去。他真的很不高興,說要跟我媽講話,但她不肯來接聽。老天,蘇珊,她真的完全沒有不讓我去的理由!我的成績沒問題,大部分都拿A和B!她只是想證明自己有權掌控我……只要她想,她就什麼都能奪走。」

有些母親在目睹女兒想要的事物被剝奪後,內心會出現一種扭曲的滿足感。於是,就跟其他虐待狂型控制者的女兒一樣,莎曼珊總在幻想某天能夠逃走。

「讀中學時,我會練習快速收好一個逃跑用的小背包,裡面塞滿所有必需品,大概只需要花上10分鐘。我不知道可以逃去哪裡,但得相信自己做得到。」

可是要再大一點,她才有機會真正逃離,而且甚至不需要離開家。

叛逃的道路

很多女兒都像莎曼珊一樣,她們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也試圖透過叛逆行為逃脫母親設下的強硬限制、規範及罰則。

莎曼珊說:「我媽覺得她可以要求我做任何事,但到了九年級,我發現就連她也無法管控我的身體。我的救贖之一就是可以開始跟男孩約會,和他們上床,雖然得偷溜出去才行,但完全值得為此冒險。我發現可以透過身體掌控自我,所以開始狂吃狂瀉。還跟她住在一起時,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深受嚴重暴食症所苦,但她完全沒留意,就算我不吃到彷彿得了厭食症也一樣。

「我修了很多榮譽課程,提早畢業,就為了可以趕快離家,但最後無論讀大學或大學畢業後,我幾乎都在傷害自己。我大部分時間都覺得低潮又內疚,只有上床、喝醉或用藥用到嗨才能感覺好一些。不停逼自己拉肚子也有幫助。大多時候我都想死。我恨自己,恨自己的人生,但我有個朋友打算去匿名戒酒會,某天晚上也把我帶去,一切就變了。如果沒有她帶我去,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令人難過的是,為了有機會初嘗自由滋味,無愛母親的女兒常出現自毀行為。為了證明自己不再受母親掌控,這些女兒嘗試透過酒精、藥物、食物或性愛傷害自己,卻又無法真正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明明沒做什麼,卻遭受過度的攻擊與懲罰,內心就會逐漸因為挫敗而累積大量怒氣。

這種怒氣可能難以解決,也會讓人不舒服,卻也是促成改變的最佳催化劑。不過,要是無法適當疏通,這種怒氣也具有強大毀滅性。當怒氣轉化為沮喪,又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女兒可能會試圖不擇手段地擺脫這種內在動盪。我的許多個案也曾表示想自殺。這種由怒氣與絕望形成的循環可能會持續到成年。

自毀式的叛逆行為無法讓人自由,因為這種反叛不是基於自信與自尊,也就無法讓人真正感到自由。相反地,這些女兒腦中還留著母親的影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回頭打擊母親。她們從未學會基於自身需求去建立生活,諷刺的是,也就等於仍受母親掌控。

控制狂母親的心理驅力


我在分析過許多個案的控制狂母親之後,發現她們有些共通點。這些母親似乎對生活很不滿意,小時候也曾被家長控制或看不起。她們可能受到老闆或丈夫控制,無論角色定位或個體自由都不被當成一回事,內心因而焦躁不已,卻又覺得無力改變。在她們緊繃的微笑背後,總是有憤怒、刻薄、挫敗與失望等情緒不停交纏旋轉著。她們不知道自己如何長出力量,只是覺得迷惘。

無論導致母親有控制傾向的根源為何,這類母親總是反射性地挑剔或看不起女兒的外表、學校、工作、伴侶或準備婚禮的方式。就像許多無愛母親一樣,控制狂母親會想盡辦法利用妳的每一個弱點。

不過,這類控制對生活最深遠的影響,就是母親能將這些模式、反應及期望成功地深植於女兒心中,就算妳以為自己早已把她推開,影響卻仍揮之不去。

如果妳有過度討好、完美主義、霸凌及容易被霸凌的傾向,或者本章之中提起的任何特質,我向妳保證,這些都是習得行為,妳有能力擺脫這些習慣。

(原文刊載於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唐娜‧費瑟Donna Frazier Glynn《母愛創傷》/寶瓶文化)

繼承了母親的怒氣,不是壓抑,就是爆發_img_1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