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20年前,家裡買了第一台全自動洗衣機,當時我還是個學生。這幾年洗衣機狀況愈來愈差,完全無法過濾線頭毛屑,反而附著在衣服上。每次洗黑色衣服,洗完後衣服上全沾滿白色屑屑。
我心想這台洗衣機也差不多該報廢了,於是決定下次故障就不修,改買一台新的。有一天我拿出洗衣機的濾網看,發現裡面有一大坨白色屑屑。
仔細一摸才發現那不是毛屑,而是衛生紙!為什麼洗衣機濾網裡會有衛生紙?我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找出原因,我每天檢查洗衣機,終於讓我找到了。原來媽媽一直將衛生紙當漏尿墊使用,半夜失禁,將弄髒的內褲丟進洗衣機時,忘了取出衛生紙,衛生紙才會變成紙團留在洗衣機裡。
我花了兩年才發現這件事,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媽媽的言行確實有點奇怪。媽媽原本使用雙層衛生紙,但有一天她突然要我買單層衛生紙,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才知道單層衛生紙比較適合當漏尿墊。
我將這件事告訴日間照護員,對方告訴我這樣的例子很常見,讓我大為驚訝。我每天都在與衛生紙團奮戰,一邊想著該如何讓媽媽改掉這樣的習慣。看到洗衣機裡有衛生紙團,真的會讓人想大吼:「不要再將衛生紙丟進洗衣機!」
但我告訴自己,絕不能大聲斥責媽媽,還是乖乖地幫媽媽洗內褲。我之所以不罵媽媽,是因為失智患者會忘記你要他改善的事情,但是會記住你罵他的負面情緒。下次洗內褲時,我想到不如讓媽媽使用市售漏尿墊,用了漏尿墊絕對不會忘記丟在垃圾桶裡。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如何讓媽媽使用漏尿墊?
第三次幫媽媽洗內褲時,我已經駕輕就熟,也想好該如何說服媽媽,於是我一邊用鼻子哼著歌,心情愉快地啟動洗衣機。
我跟媽媽說:「家裡還有奶奶沒用完的漏尿墊,妳要不要試試看?」
漏尿墊是我新買的,我奶奶沒用過這種薄薄的漏尿墊。說是奶奶留下的,不僅可以用「避免浪費」的理由,讓媽媽正大光明地使用漏尿墊,也能為媽媽保留面子,不會讓媽媽因為需要使用漏尿墊而難過。媽媽一用就抱怨:「感覺好粗糙,我不喜歡。你不懂女人有多辛苦。」立刻拒絕再次使用。
即使如此,我還是每天將漏尿墊放在媽媽床頭,三個月後,媽媽終於肯用漏尿墊了。不料,有一天竟然發生媽媽將漏尿墊丟進洗衣機裡洗的悲劇。
漏尿墊裡的透明微粒球跑了出來,吸飽了水,看起來像鮭魚卵在洗衣槽裡滾動。我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將微粒球沖掉,將洗衣槽清洗乾淨。
後來還發生了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我就「習慣」了。
剛開始我很排斥幫媽媽洗內褲,但到現在,我已經洗得很習慣,甚至考慮將這件事寫在部落格裡。
後來我才發現,先前提到奶奶動不動就大發雷霆,這件事我也是久了就習慣了,習慣後就會很慶幸自己當時並沒有因為這些事情對他們大發脾氣。
許多照顧者對於初次發生的症狀都會感到驚訝、悲傷與煩惱。但失智症狀不會只出現一次,它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重複發生之後,我們不會像第一次遇到那樣驚訝。第一次確實會驚慌失措,但總有一天會習慣。
習慣是所有照顧者的最強處方箋。「見多不怪」是照顧者的成長證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Toa55)
(本文作者為日本照護知識專門部落格主、專門失智症照護員。原文刊載於工藤廣伸《陪伴失智媽媽55則照護筆記》/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