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孩童有無網路成癮?美研究:9 大警訊須注意 | 健康遠見
居家

孩童有無網路成癮?美研究:9 大警訊須注意

【專家觀點】
孩童有無網路成癮?美研究:9 大警訊須注意 圖/Shutterstock stigmatize

以往電視是最受家長歡迎的「家庭保母」,但隨著科技的發達,如今已被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所取代。時下常見許多父母貪圖一時方便,提供上述的行動裝置給孩子玩,當下雖能發揮鎮定、安撫的作用,但若養成習慣,恐衍生網路成癮的問題。

先前一項大規模的調查就發現,國內約有12.1%的國小學生為網路成癮的高風險群。而根據醫界觀察,網路沉迷的年齡層正逐漸下滑,在診間不乏有學齡前的個案,網路成癮症儼然已成為新興兒少心智疾病。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期刊《流行媒體文化心理學》的報告指出,過去常以花費的時間做為網路成癮的辨識指標,但其實使用狀況更值得關注。

該研究由美國中密西根(Central Michigan)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薩拉.多莫夫(Darah Domoff)博士所主持,其和愛荷華州立大學等校的學者合作,針對千餘名育有4至11歲孩子的民眾進行問卷訪談,試圖發展出網路成癮的篩檢量表。

待分析所獲資料,結果顯示有9大警訊要小心:

•  無法自拔:一開始玩手機或平板電腦就很難停下來,有如剎車失靈。

•  喪失興趣:做任何事都意興闌珊,只有玩手機或平板電腦時才會有精神。

•  全神貫注:心思總是放在如何取得與玩手機、平板電腦上。

•  本末倒置:玩手機或平板電腦影響到家庭生活,如不好好吃飯、盥洗與睡覺。

•  行為脫序:不給玩或取走時會大聲哭鬧、丟東西、罵人或暴力相向。

•  難耐戒斷:因故無法玩手機或平板電腦,整個人會有挫折感,情緒普遍低落。

•  越玩越久: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時間不斷增加,超出合理範圍。

•  偷雞摸狗:為了玩手機或平板電腦,以欺騙、竊取的方式滿足慾望。

•  逃避現實:遭遇不如意時,把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當作避風港,藉以抒壓解悶。

對於孩童網路成癮的處遇,目前強調的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察覺孩子有上述異狀,建議最好儘快尋求兒童心智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心理衛生專業的協助,以免越陷越深,積重難返。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健康版;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