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從眼睛看全身健康!真的嗎? | 健康遠見
抗老

從眼睛看全身健康!真的嗎?

【專家觀點】
從眼睛看全身健康!真的嗎? (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2018年2月28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珍妮弗·德爾(Jennifer A. Deal)博士,在《神經學》期刊(Neurology)上發表一篇論文,她們發現眼底視網膜的變化可以用來預估未來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就是說,可以從眼底的健康來評估大腦的健康情形。

此研究共有12,317名平均年齡57歲(50~73)的成年人參與,在研究開始前即先測試他們的記憶以及思考能力,並於6年以及20年之後再分別進行另外2次測試。研究開始後的第三年,針對受試者的眼底視網膜進行照相,該相片因為能清楚呈現出受試者視網膜的微細血管,所以德爾博士可以藉由照片來判定受試者視網膜上面微細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進而推測出當時腦部微細血管的健康狀態。

95%受試者的視網膜血管是健康的,僅3%(365人)有輕度視網膜血管病變,其他2%(256人)有中重度視網膜血管病變的情形。而具有中重度視網膜病變的受試者,在記憶力以及理解力的測試中,其得分顯著低於健康者;而中重度視網膜病變者在20年後測試記憶力及理解力比剛開始時平均分數下降1.22 分;而視網膜健康者,20年後測試則比剛開始時平均分數僅減少0.91分。眼睛可以說是大腦的延伸,視網膜的微細血管在生理學及解剖學上,都和大腦的血管相似,古人說:「眼睛是靈魂之窗」-Eyes are the window to the soul-真的是厲害,從文學道出了科學的奧秘。

2012年3月份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教授瑪麗.漢(Mary Haan)博士發表在《神經學》期刊的研究,針對511位平均69歲的女性,持續長達10年的追蹤,每年做短期記憶和思考能力測試,並在第4年做眼底檢查,第8年做腦部掃描。研究結果顯示,其中39人(7.6%)有視網膜病變,這些患視網膜病變的受試者,普遍在認知測試中的得分相對比沒有病變的其他受試者要差上許多。同時,腦部掃描結果也顯示出腦部血管損傷較多,較沒有視網膜病變的受試者有47%具有缺血性損傷的機率。這也是視網膜篩檢未來可以被用來做為老年人腦部血管疾病嚴重性的評估方式。

「失智症」其實是一群疾病症狀的統稱,造成失智症的病因很多,最多的是阿茲海默症,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除了從眼睛可以看出血管病變及血管性失智症外,眼睛也可以看出阿茲海默症。

2017年8月份美國西達塞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瑪雅.科洛尼歐.哈默伊(Maya Koronyo-Hamaoui)助理教授發表在《JCI Insight 》期刊的報告中,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喝下可食用的薑黃色素,利用薑黃色素易與β-類澱粉蛋白結合的特性,以帶有螢光物質的薑黃色素將β-類澱粉蛋白「染色」,再運用醫學影像技術,偵測β-類澱粉蛋白在視網膜沉積的情形。視網膜中β-類澱粉蛋白的多寡與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斑塊的沉積數量呈正相關,所以利用正子斷層掃描(PET)的方式,檢測患者視網膜上β-類澱粉蛋白的數量,就能夠儘早發現、確診阿茲海默症。

台灣曾經也有相關研究指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也有較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早在2010年1月份,由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中心(UCL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柯德洛(Francesca Cordeiro)教授發表在《細胞死亡與疾病》期刊( Cell Death & Disease)的研究報告就發現,透過簡單又普遍的眼科檢查,就能夠使得阿茲海默症在發作前20年,提前被發現。讀者看到這裡當然會問,提前發現能夠提前治療嗎?有藥嗎?

2017年11月份一篇由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臨床神經科學系的老年醫學榮譽教授威爾寇克Gordon Wilcock博士發表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有關首次用於阿茲海默症的Tau蛋白聚集抑制劑LMTX的第二次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共有800名輕度或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被分為4組,受試者分別接受LMTX單一療法(每次100 mg 或4 mg,每日兩次)或者LMTX與阿茲海默症標準療法組成的綜合療法,持續18個月後利用「認知功能指標」(ADAS-cog)與「日常生活功能指標」(ADCS-ADL)量表對受試者進行評估;同時研究人員使用MRI檢測受試者大腦的萎縮速度。

結果發現,LMTX單一療法在兩種不同劑量下,與接受綜合療法的受試者相比,認知能力都有顯著提高的情形。而且劑量為每次4 mg,每日兩次的LMTX療法對增進認知能力的程度與劑量為每次100 mg,每日兩次的LMTX療法相當。此研究結果與第一次臨床試驗的結果相類似。MRI掃描發現接受LMTX單一療法受試者的大腦萎縮速度在開始時和接受綜合療法的受試者相同,但在持續治療9個月後,接受單一療法受試者的大腦萎縮速度有顯著下降的趨勢。顯示LMTX將來極有潛力可以有效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患者。

除了可以從眼睛檢查出老人失智症外,眼睛也可以看出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多發性硬化症(MS);甚至感染傳染性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後,通常標準的眼藥會對結膜炎有療效,但當無效時,就要小心披衣菌感染。另外,像是甲狀腺病人會有乾眼症;當眼睛有葡萄膜炎時,也要注意是否因紅斑性狼瘡及其他自體免疫疾病而引起。此外,包括乳癌、血癌及淋巴癌,也可以透過眼睛病變的方式被檢查到。所以當下次你拜訪眼科醫師,要求做視力檢查及配眼鏡時,可以意想不到的同時了解你身體的整體狀況喔!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