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不要嫌它黑!蕎麥從綠肥變營養食材 | 健康遠見
飲食

不要嫌它黑!蕎麥從綠肥變營養食材

【農委會✕四季好料】
不要嫌它黑!蕎麥從綠肥變營養食材

蕎麥是由野生蕎麥演化而來,但是在公元前6千年,就已經成為人類栽種的作物,真是歷史悠久的植物啊!蕎麥很輕,外觀是很特別的角椎狀,外表看上去黑黑的,種子呈三角形,被一層硬殼包裹,因此也被稱為三角麥和烏麥。雖然也有麥字,但和小麥差別極大。

它的熟成和紅豆有點像,都是屬於落葉型,也就是葉子掉光,才能採收果實,萬一遇到下雨,水份一多,葉子就會繼續成長,這樣就會影響收成。它的生長期不長,大概3個月就熟成,但是外觀不討喜又採收不易,在台灣大約從民國八十幾年開始種植,一度被當作休耕時的綠肥。

不要嫌它黑!蕎麥從綠肥變營養食材_img_1

(圖片來源:張閔翔)

但是,它的營養價值極高,終於讓它無法被忽視,除了有近70%的澱粉外,更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球蛋白、膳食纖維與必需胺基酸,尤其含有維生素 P(芸香苷),可以強化微血管,是十分養生的食材。目前,以台中市大雅區是最主要的生產地,已經成為常見的本土雜糧之一。

不要嫌它黑!蕎麥從綠肥變營養食材_img_2

(圖片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一般常見的蕎麥分為甜蕎與苦蕎,前者果實較大,容易加工;後者果實小,但營養價值較高,通常會連皮一起磨成粉。因為顆粒小,很容易煮熟也易消化,煮飯煮粥都適宜;日本人很喜歡吃蕎麥麵,不過因為它缺乏粘彈性,如果想做成麵食及點心,就必須在蕎麥粉內加入小麥粉或其他添加物。它還可以釀酒甚至做成冰品,甚至孵製蕎麥芽做成生菜沙拉,用途很廣。

好的蕎麥粒,大小均勻、果實飽滿、有光澤,只要在常溫、乾燥、通風的環境中就能儲存。蕎麥一般人都能食用,不過,它屬於較寒涼的食材,而且含有紅色瑩光素,有些人會產生對光敏感症或過敏性皮膚炎,如果有過敏體質,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需要謹慎食用。

(首圖來源:Pixabay Viatloner_free

(本文轉載自農業兒童網,原標題為〈不要嫌它黑!蕎麥從綠肥變美食〉)

專欄介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其子網站提供您豐富的農業知識,可以為您解答農業問題,也提供多樣的生活資訊,可以增加您的生活樂趣呢!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好吃、好玩、好健康的台灣農業,同時也一起來關心我們的農業、守護我們的鄉土。

更多內容請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兒童網】/【台灣農業故事館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