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健康可以分為三種狀態:一、身體完全健康,二、生病 ,而第三種就是介於一和二之間的狀態,稱之為「亞健康」。現代大多數人常見的身體狀況,明明有各種不舒服的症狀,但是透過醫學的儀器檢查,指數卻呈現正常,這就是屬於「亞健康」。
瑜伽睡眠的五大好處
最常見的亞健康就屬失眠,長期失眠容易伴隨各種不同的情緒問題,如焦慮、不安、憂鬱、恐慌等。這樣的人多會有些共同特質,如個性敏感、完美主義、愛擔心、容易緊張、多疑。要著手改善的是情緒問題,當隱藏的情緒壓力得到釋放,睡眠的問題自然就會得到改善。
接下來先了解瑜伽睡眠的五大好處,後續再告訴大家淨化腦部、進入真實睡眠的方法:
一、增加記憶功能
大腦皮質層中有龐大的記憶資料庫,而大腦的記憶功能分為兩大塊,一是大腦吸收訊息的能力,二是吸收訊息後再度記憶起訊息的能力。瑜伽睡眠是透過潛意識的層面,來刺激並建立大腦接收與釋放兩者之間的平衡,也因為如此,能夠幫助增強記憶的功能。
二、平衡左右腦
邏輯的左腦和非邏輯潛意識的右腦,給瑜伽睡眠的練習者,身體實際的部位,以及給予想像空間與畫面式引導,來幫助刺激與釋放潛意識,重複並平均刺激左右腦,達到兩邊的平衡。
三、幫助壓力釋放
壓力會引發出各式各樣的生理反應,伴隨焦慮、憂鬱、心悸、失眠、頭痛、虛弱等,當身體持續失衡,各式各樣的神經症狀也會出現。瑜伽睡眠透過改變神經系統對壓力的反應,進而影響腦波的頻率、壓力賀爾蒙的分泌、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動等,這些都是幫助釋放壓力的主要因素。
四、心理傷痛出口
瑜伽睡眠中,潛意識被觸動,被壓抑的行為或是記憶,將會自動地浮現到意識層面中,在意識層面裡,進行轉化與釋放,讓內在的傷痛或壓抑的情緒得到出口。
五、紓解疼痛
研究發現腦下垂體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這個激素跟嗎啡一樣有止痛效果。當的腦波處於 α波時,就會自然地分泌出腦內啡,提高免疫力與自癒能力。
了解五大好處之後,請跟著我的腳步,一起淨化腦部。
淨化腦部的方式:冥想觀照
如果,你目前有想要達到的短期目標或是想要改善的狀況,不管是想要達成的夢想、身體的療癒,或是情緒的平衡,適合選擇30分鐘或60分鐘的練習,這會是個很好的助力,加速達到結果。如果只是希望短暫放鬆緊繃的身心和大腦,那可以透過15分鐘的瑜伽睡眠來放鬆大腦。請依照自己的需求練習,循序漸進也很好。
不管你接下來要練習以下哪一種,都請先找到舒服的躺姿,進入大休息姿勢。在完全靜止身體前,可以隨意動一動,找到舒服的位置,因為接下來的練習時間,須盡量保持身體靜止狀態,不做任何移動。輕輕地閉上眼睛,保持眼睛完全閉上,直到聽見指引告訴你要睜開眼睛。深吸一口氣,吐氣,放鬆全身,深吸一口氣,吐氣,再放鬆全身……接下來的過程中,慢慢地培養這種身體放鬆的感覺,過程中若感到快睡著時,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告訴自己,「我是清醒的,我在練習瑜伽睡眠」。
15分鐘練習:不限場地,快速達到最佳狀態
15分鐘的瑜伽練習,可以快速放鬆身心與補充能量,在重要會議前、思緒與肌肉緊繃、需要開發創造力與創意等時刻之前,都很適合透過15分鐘的瑜伽睡眠來放鬆大腦,給予身體需要的活力與能量。
練習場所可以在工作的場合或是家裡,坐在椅子上,也可以躺在瑜伽墊或地板上。雖然也可以用坐姿或是站姿練習,但因為瑜伽睡眠最重要的是針對全身的各個系統做特定的意識流,在仰躺的姿勢下效果最好,但如果真的只是需要迅速地放鬆大腦和補充能量,例如一大早有個重要會議,或是在下午想集中精神,那麼坐在椅子上練習也可以。
• 意識流
準備好之後,依照聲音指示,我會開始數你身體每一個不同的部位,當我說到這些部位的時候,把注意力移向這些部位,你也可以在心裡跟著默念這些部位的名稱,但身體不需要做任何的移動,只是移動意識,去看到我所說的那些部位上。我會從一個部位移到下一個部位,跟不上也沒關係,只需要再重新把意識帶上來就好。我們會從身體右側開始、換左側,到軀幹,然後將注意力回到呼吸,感覺到心的安定。
(本文作者為身心療癒瑜伽師。原文刊載於王羽暄《瑜伽睡眠大腦休息法》/快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