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陳總是一家新創公司CEO,儘管業務繁忙,仍自我要求每週上4次健身房,利用下班時間專攻重訓,希望將體能、體態維持在最佳狀態,幾年下來,擁有傲人的肌肉線條。然而,外表看似強壯的「洛基」,實際上卻是「弱雞」,他經常頭暈頭痛、焦慮緊張、易怒失眠,曾多次至大醫院接受健康檢查,找不出原因,最後從抽血報告中發現,他嚴重缺乏維生素E、C、A。
陳總相當納悶,自己熱愛運動、重視健康、飲食均衡,每天補充保健食品,怎麽可能維生素不足。根據統計,台灣每4人就有1人固定服用保健營養品,1年保健食品市場超過千億元,不少民眾出國,保健食品更是必買的伴手禮,然而天天服用維他命、保健食品,但很多人還是缺乏抗氧化維生素。
聯安診所腸胃科暨功能醫學主治醫師王峰說,答案很簡單,就是飲食失衡,而且補錯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公布「營養健檢大數據」,分析791名接受全套健檢及抗氧化維生素檢測的受檢者,發現國人體內抗氧化維生素普遍不足,其中最缺乏的抗氧化維生素為維生素E,平均8成6受測者攝取不足;其次為維生素C,約7成6不足、第3名則是維生素A,5成5不足。
以陳總為例,儘管服用保健食品,營養素卻未進入身體,加上3餐外食,攝取過多的精製油,影響身體正常吸收能力,並且幾乎不吃堅果,因此,身體欠缺重要多種維生素。此外,他運動量太大,補入的維生素又不足以支撐身體所需,王峰指出,這正是典型的亞健康族群,身體無病卻有多種不適症狀。
對此,王峰提出3大建議:(一)定期全身健康檢查,了解自身狀況。(二)接受抗氧化維生素檢測,抽血檢驗體內10種抗氧化維生素的濃度,了解自己缺少哪些維生素,再由專業醫師解讀報告,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三)營養補充:建議從自然食物中,攝取各種「抗氧化維生素」。(健康傳媒 陳如頤/台北報導)
(本文轉載自健康傳媒網站,首圖為公關照片)
專欄簡介
《健康傳媒》掌握健康脈動,樂活翻轉人生!提供最新的健康生活資訊,以及醫療專業的保健新知分享。我們期許成為華文世界全方位健康資訊平台,並努力朝向多元豐富的內容邁進。與您一起,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