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標準的家庭主婦,平常相夫教子,準備東、準備西,忙進忙出地也不覺得累。今天一大早起來,準備去菜市場買菜之前先上個廁所,赫然發現,馬桶內怎麼會是血紅色的?都更年期了難道還有月經?莫非是小便出血?張媽媽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一、血尿的定義
血尿就是在我們的尿液中排出不正常數目的紅血球,可分為明顯看得見的血尿,與肉眼看不出、需要用顯微鏡檢查才能看得出來的顯微血尿(通常是指離心尿液分析中,每個高倍視野可以看到3個以上的紅血球才稱為血尿)。血尿只是臨床上的一個徵兆而已,沒有辦法依據血尿的多寡來直接判斷該疾病的嚴重性。
二、引起血尿的原因
(一)腎臟本身的病變
包括腎臟內微血管內皮到腎絲球上皮細胞的屏障,如果遭受破壞就有可能造成血尿。
1. 如果腎臟有外傷、腫瘤、發炎等情況,就會造成紅血球可以穿出腎絲球過濾器或腎小管,直接進入尿液之中。
2. 紅血球經由微血管腔滲出,通過腎絲球的基底膜與表皮細胞之後進入尿液中。
3. 含鈣結晶體直接傷害到腎小管,也會造成血尿。
4. 由於運動、發燒、高代謝狀態等,造成腎臟的血流量增加,腎絲球過濾出來的紅血球也會隨之增加,因而也可能造成血尿。像是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因分泌太多副甲狀腺激素,造成血鈣增加,因而造成腎結石,而有血尿出現。
各種原因的血尿可能伴隨的症狀
(二)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病變
輸尿管、膀胱、尿道的這段路線上,有發炎、結石、腫瘤或其他原因等,造成路線上的表皮遭受破壞,也會有血尿發生。
三、血尿的診斷與鑑別
在懷疑有血尿出現時,可以使用尿液試紙來檢查看看有沒有潛血反應,再經由尿液鏡檢以確定是否真的有血尿。必要時可以再進行腎臟超音波檢查、攝護腺超音波檢查,以及腎盂攝影檢查、膀胱鏡檢查等以確定診斷,必要時也會進行血液檢查。
但是,我們不宜因為看到尿是紅色的就立刻懷疑是血尿。例如有些人在吃了紅肉的火龍果之後,會發現小便中好像帶有血一般的絲狀物,但其實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不吃它,「血尿」就不見了。此外有一些藥物,例如抗結核病藥物,使用之後會有小便呈紅黃色的現象,這也不是真正的血尿,不必過於恐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Pair Srinrat)
(作者為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原文刊載於李龍騰《中高齡不可忽視的身體警訊》/三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