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似乎有種迷思,認為只要用的是有機肥料而不是化學肥料就很安全,但並不一定如此,有時化學肥料反倒安全。當然消費者會覺得不用肥料最好,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機肥料代表安全的神話,已然在消費者中成形。但正確說來,有安全的有機肥料,也有危險的。
有些有機肥料比化學肥料更危險
在說明有機肥料的問題前,我先說明一下有機栽培的種類。
很多方法雖然都稱作有機栽培,但其實都不太一樣,耕種時使用的資材因人而異,以至於我們無法說有機栽培不安全,但也很難說它安全。這是造成目前亂象的原因之一。
有機栽培依據使用肥料的不同,可大致分兩類。一種是使用動物性堆肥,亦即經發酵處理過的家畜排泄物。另一種是使用植物性堆肥,也就是由廚餘、枯葉、米糠、油粕等發酵處理而成的。
雖然兩者都是將材料發酵處理過,製成肥料,但由於來源差很多,兩者看似相同實質卻相異。動物性堆肥有即效性,但依照動物吃的食物不同,牠的排泄物製成的肥料也就完全不一樣。比方說,只吃草的牛和吃穀物的牛就是一例。
在紐西蘭這種有廣大牧草地的國家,有是完全放養的牛隻。這種牛吃的是未使用農藥和肥料的牧草,排泄物非常乾淨。
不過,如果是狀況相反的牛又如何?關在狹小牛舍內、無法活動,為了讓牠們快點長大餵食穀物飼料、施打成長荷爾蒙,或是為了不讓牛隻生病而使用抗生素。這種牛和前面提到的那種牛的排泄物,可說完全不同。
又比如說,吃廚餘的豬,和吃混合飼料的豬,排泄物也會不一樣。此外,也有使用雞糞,或馬、羊的排泄物製成的肥料。不同動物,或是相同動物但飼養方式不同,牠們的排泄物內容當然也會不一樣,製成肥料後,成分也差很多。
再者,排泄物發酵程度不同,製成的肥料也會不一樣。經長時間發酵製成的肥料比較好,反之,發酵時間較短的堆肥中,可能混有對植物有害的物質。關於這一點,後面會再詳述。
植物性堆肥當然也不是全都一樣。有光以枯葉製成的,或使用米糠及油粕的,又或者是以廚餘或菜渣製成的,這些肥料的成分都不同,而且,使用菜渣的來源也有影響。
如果來源是家庭,多半是一般菜渣,但若是工廠,則很有可能在加工時使用許多化學藥物。化學藥物的種類不同,又會影響堆肥的成分。通常來說,排泄物經過長時間發酵,其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就會消失;但若沒有花時間發酵,這種來源的肥料就可能具有危險性。簡而言之,雖說都是植物性堆肥,但來源不同,成分也會完全相異。
此外,也有一種有機栽培不是使用有機肥料,而是使用微生物資材,也就是用培養過的特殊菌種做為肥料。
最近還有所謂的「碳循環農法」。這種耕作方式,是將碳素含量較高的資材放入土壤,以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及蔬菜成長所需的元素。也就是藉由增加腐植質,加速植物成長。這種利用碳素耕種的方式,也歸類為有機栽培。
我採行的無肥料栽培法,有時也會使用米糠或油粕。此外,有時候我也會在田裡放入枯草這類有機物,讓它發酵,或是進行所謂的整土。雖然我的栽培過程中包括這些作業,但這樣還是可稱為無肥料栽培,也可說是有機栽培。當然,我很少做這些事,大概只有在剛耕種的頭一年,以及面對那些不管怎麼做都還是貧瘠的農田時才會這麼做。
以上這麼多不同耕作方式都能稱為有機栽培,這可以說是造成目前有機亂象的原因。
(本文作者為環境活動家。原文刊載於岡本順孝《蔬菜美味的祕密》/如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