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 | 健康遠見
抗老

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

《走對路少生病》
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

台灣的老年人社會參與率偏低,退休後成為「宅爺爺」或「宅奶奶」,不僅與社會愈脫節,也會導致慢性病、憂鬱、失智、失能的機率增加。

想過怎樣的老後人生,完全在自己的選擇。只要願意做改變,活得老又活得好,絕非難事!

老後人生,自己選擇

想過自己會活到幾歲嗎?大概是 7、80 歲吧!但未來將是一個愈來愈老的世界,你有可能活超過 90 歲!想像過自己的老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嗎?現在走在路上,經常會看見外籍看護推著長輩外出散步、乘涼,在公園裡盡是病弱的長者們,輪椅排成一排,外護在旁邊群聚聊天。大部分的人總會擔心變老後需要被人照顧,面對生病與體力衰退,充滿焦慮。

但老後想過怎樣的人生,完全在於自己的選擇。只要我們願意做改變,想要活得老又活得好,絕非難事!

曾創下台灣、香港影史最賣座紀錄片的電影《不老騎士-歐兜邁環臺日記》,17 位平均 81 歲的不老騎士勇敢追夢,不畏艱難完成環島壯舉,感動了許多人。他們的精神影響延伸到了國際,社會大眾發現老人家不再只是被照顧者,或是被社會所遺忘的離群索居者,他們可以如此有活力、熱情、充滿智慧。

但《不老騎士》中這些不服老的熱血騎士們,應該算是少數。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的老年人社會參與率偏低,六成老人平時不愛出門活動,退休後成為「宅爺爺」或「宅奶奶」,不僅會與社會愈來愈脫節,也會導致慢性病、憂鬱、失智、失能的機率增加。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 容易讓人失去活力。

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_img_1

老了要住養老院,還是遊輪?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卻也是讓人覺得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歐美,有許多退休族選擇以海為家環遊世界。他們不住養老院,而是把退休金花在遊輪旅行上。退休後住「養老院」還是「遊輪」?他們有個不一樣選擇的退休生活。

一位來自邁阿密的 67 歲的瑪利歐先生,已經在遊輪上住 了 19 年,參加過 950 個航程,對他來說,坐遊輪不是「度假」,而是「生活」。他不僅環遊世界,也讓退休後的生活過得更豐富。

2006 年有則新聞,世界知名頂級遊輪「伊莉莎白皇后二世」在基隆碼頭停泊,大多數遊客下船觀光,大廳裡卻有一位老太太坐著喝咖啡,沒有下船,因為這天她決定「在家休息」。來自美國紐澤西州的比阿特麗絲.穆勒,當時已經 89 歲, 被稱作「住在船上的老太太」,從 2000 年起就以船為家,她把這艘豪華遊輪當「家」。

因為她有長期及老年折扣,所以住遊輪比住養老院便宜。而且住遊輪養老的好處,包括每天可吃三餐以上;有客房服務,每天換洗床單;有游泳池、健身房;電視機、電燈壞了,免費換修;船上的人將你當客人,而非病人或老人。而且在遊輪上,每一航程都會遇到不同的人,可以認識新朋友。

看著別人出國玩,沒有人不羨慕的吧。但是患有慢性病者,因擔心病情變化,又怕麻煩別人,是不是只能把旅遊當作「夢想」了呢?

醫師帶病人出遊兼復健

洗腎患者每週都要洗腎,在國內旅遊已經不是很方便, 更別說要出國玩。「醫生,我們是不是一輩子都不可能出國?」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主任楊忠煒聽到洗腎病人對出國旅遊的渴望,決定頂著醫療責任的壓力,發起「洗腎海外旅遊團」,自己當團長帶隊出發!

有位病友跟團出國多次,她說:「父親也是腎友,年輕身體好時未出過國,洗腎後更不敢奢望;在楊醫生同意下,陪著父親走訪許多國家。後來父親過世,雖無法再同行,但卻能在他死前圓了出國夢。

雖然生病,卻也能出國玩。醫生帶病人出國圓夢,成了特別的喜樂療程。從旅遊中體會出樂趣與自信,人生就不會因為病痛困住了。

蔡凱宙是一位有名的骨科醫師,20 餘年的行醫生涯, 開過無數次的刀。從臨床經驗中,發現骨科問題並非只有開刀才能解決,透過維持身體的端正與平衡,經常可解決多數疼痛。因而致力於以非手術的方法,幫助所有的人透過更自然、健康的方式遠離筋骨痠痛,及早預防更嚴重的骨科問題,讓周遭的人都能健康地迎接老年社會的到來。

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_img_2

自然骨科療法,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身體有自癒的力量, 可以自我察覺鍛鍊,提升自癒力。蔡醫師除了自創許多簡單、容易做的保健動作及姿勢,讓大家能每天自我鍛鍊, 免開刀、不必用藥,也能活動自如。

每一年他都會包遊覽車,帶著診所的病患一起出遊。身為醫生不用手術刀治病,卻背起麥克風充當旅遊團的領隊,帶著一群阿公阿媽,每個人的手上都拄著二支「健走杖 」走路出遊,試想老人家拿著健行杖,可以很輕鬆安全的運動,也可以很時尚,顯得很青春。沿途蔡醫師會找機會衛教病人如何走路與做復健運動,讓診所的病患有著不一樣的快樂治療經驗。

許多老人家,因為腿力不行,走不遠、跑不動,有些甚至走路疼痛困難,寸步難行,所以都不喜歡出門。年輕時,期待著退休之後,每天呼朋引伴去遊山玩水、悠閒過生活。如果老了有機會不受病痛牽制,自信走出家門,享受戶外美景的第二人生,真是一種幸福!

如果你是骨科的病患,希望自己治療的過程是在病床上,或是走出戶外做復健運動呢?戶外旅遊可以親近大自然,舒展身心,讓整個心情都好了起來,更可以透過團體旅遊,結交更多的新朋友,擴大生活圈,愈玩愈健康。未來將醫療加上旅遊,針對不同族群及身體狀況的高齡族打造安全的旅遊行程,對於高齡者的治療,應該是個很值得努力的目標。

無論幾歲,仍然活出夢想

日本第一位女性報道攝影師笹本恒子,她用鏡頭見證了日本近代史。在她 103 歲時,仍打扮時髦像年輕的女孩, 生活規律、繼續學習,對生活依舊保持好奇心、從事攝影工作。

71 歲的恒子,因第二任丈夫罹患癌症去世,她再次選擇,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重新出發重新回到攝影師行列。96 歲失戀後出版了《97 歲的好奇心女孩》。

當 97 歲的恒子在家中摔倒,由於獨自生活,在誰都沒有發現的情況下昏迷 22 個小時,大腿和左手臂骨折的傷勢極難恢復,醫生都認為她很難再站起來了。大家都勸她說:「老了,可以認命了。」但她卻回答:「我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並用這種信念,積極努力的做復健治療。

一直堅持不住養老院的她,在這次跌倒事件之後,被周圍的人說服,最終住進養老院裡。但在她的房間裡,裝飾她最喜歡的畫家梵谷的《向日葵》,在角落裡的小型酒窖放了滿滿的紅酒。不管在哪裡,她都樂觀活出自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是再快樂不過的事情了。

恒子提醒大家:「上了年紀之後,更要經常讓身體保持活動,不然身體就會像生鏽了一樣,越來越不靈光。」這樣的人生,是不是讓人羨慕啊!不僅健康長壽,而且一直快樂、一直有活力!

所以,不論你的年齡有多大,只要對將來還有夢想, 願意終身學習,願意與外界互動,願意每天讓身體保持活動,人生還是一樣會充滿活力,你也永遠是個快樂的孩子。

(原文刊載於羅明哲《走對路少生病》/博思智庫 )

老後生活,你想怎麼過?_img_3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