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提升長輩想「吃」的慾望!中醫看失智症患者的飲食照顧 | 健康遠見
養生

提升長輩想「吃」的慾望!中醫看失智症患者的飲食照顧

長輩只吃稀飯營養不夠,怎麼辦?
提升長輩想「吃」的慾望!中醫看失智症患者的飲食照顧

(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中藥跟食物的關係非常密切,古代有「藥食同源」的說法,現代也有許多食補的方法,可惜失智患者年齡大部分都是高齡長輩,腸胃功能較無法承受每天大量進補,但是善用廚房裡面的香料,也能夠達到很好的食補功效。

•  肉桂粉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香料同時也是中藥,好吃同時也可以保持身體健康,例如常用的肉桂粉,就有溫通血脈的效果,對於冬天容易四肢冰冷,手腳關節蒼白疼痛的效果很好,也能夠促進食慾,增加胃腸的消化能力。在中藥經典中,肉桂的性味辛甘熱,能進入心、肝、脾、腎等經絡,有良好的培養體內元氣、溫暖經脈四肢效果。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在飲食或湯品中少量加入肉桂,能助長氣血生長。

•  補足蛋白質,才有體力跟肌力

對失智症患者飲食來說,蛋白質的補充一定要足夠,蛋白質是維持身體運作的必需品,也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不但人會沒有精神,體力下降,也會越來越衰弱消瘦。有許多家屬來跟我說病患怎麼都不講話,叫他也不搭理,整天都躺在床上不肯起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患者牙齒不好,每餐都只願意吃稀飯,營養不良當然沒有體力,在我的建議下改善飲食後精神就恢復許多。

蛋白質最主要的來源,是雞蛋、牛奶、魚類跟肉類,其中魚肉是很適合失智患者的食材,魚肉質地軟,容易咀嚼好吞嚥,而且適合各種料理方式,但是一定要先把魚刺挑出來,也盡量用鱈魚、鮭魚、鮪魚等魚刺較少較容易處理的魚類,如果患者喜歡吃生魚片,在失智後一樣可以享受,但生魚片較煮熟的魚來得更韌一點,太大塊會比較不容易吞,可以請師父切小一點,薄一點,避免噎到。

肉類可以選用豬肉或雞肉,但是肉質相對於魚肉較硬,可以切薄片或是用燉煮的方式讓肉質變軟好咀嚼。牛肉則是很好的補充鐵質跟蛋白質來源,但記得要挑選軟嫩沒有筋的部位,若患者拒絕也不用勉強。吃素的患者也一定要補充足夠的雞蛋和牛奶,純素者可以多喝豆漿吃豆腐,也可以多吃素的火腿片來換換口味。蒸蛋、炒蛋、雞蛋做的布丁、嫩豆腐、濃稠的奶昔也是很好的來源,既軟嫩適合牙齒不好的患者,也富含豐富的營養。

台灣有許多傳統美食可以作為補充蛋白質的來源,例如夜市常出現蚵仔煎就包含海鮮和蛋類,而且也柔軟適合牙齒不好的人。南部常作為早餐的虱目魚湯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北部有時候也會用其他鮮魚代替,在家中也可以買處理好的魚回來自己煮湯,加點薑絲、滴幾滴麻油,味道就很好。這些都是長輩熟悉的蛋白質來源,通常接受度也比較高。

失智症患者因為食慾下降,導致的營養缺乏是全面性的,常常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攝取也會缺乏,若只有補充綜合維他命是不夠的。

Tips: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豆類、魚、肉、蛋等等的蛋白質來源,一天建議至少要吃一個手掌大小、一公分厚;女性的手掌大小約3份、男性的手掌大小約4份,可以的話吃到8份;也可以用牛奶來代替(一杯250cc的牛奶,約等於1份肉類提供的蛋白質)。

提升長輩想「吃」的慾望!中醫看失智症患者的飲食照顧_img_1

•  喝補湯更要吃肉

許多家屬會想要燉湯給患者補一下,我會特別強調除了喝湯之外也要記得吃肉,可以把肉切小塊或撕成肉條,或久燉直到肉質變軟為止,雖然燉湯可以喝到很多精華,但是肉類中的蛋白質才是最豐富的。煮湯的方式也可以補充蛋白質以外的營養,只要多選用可以久煮的食材,例如蘿蔔、山藥、芋頭等根莖類都是適合久煮的食材,香菇與杏鮑菇、豆腐等食材也很適合煮湯,但是一定要先剪成合適的小塊再舀給患者以免吃的時候不小心噎到。

•  吃蔬菜的竅門

青菜如果久煮常常會變色,且其中的維生素容易被破壞,因此建議先把太硬的菜梗切掉,只剩下柔軟的葉子後,在上桌前加入湯中燙熟即可。但要注意的是有些牙齒接近掉光的患者,或是剛裝上假牙還是很不習慣的患者,只吃葉子反而會因為嚼不爛而排斥,這時候可以試試看加一點不那麼硬的菜梗進去,比較好咀嚼。

•  山楂

對於消化肉類食物比較困難的患者,我通常都會建議家屬可以讓他們少量的吃一些山楂,山楂味道酸甜是非常好的保健腸胃藥材,能促進胃酸與消化酶的分泌,讓肉食更容易消化。

特別是台灣人過節吃的飲食越來越油膩,不論是過年到大飯店吃Buffet、中秋節在家裡烤肉,或是冬至吃羊肉爐進補等等,很容易吃下過量的油膩肉食,而出現腹部飽脹、頻頻打飽嗝,甚至噁心反胃等症狀,山楂都會有很好的效果,能夠減輕腸胃道脹滿的症狀。《本草綱目》所記載:「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

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山楂產品很多,最方便大家也最熟悉的是粉紅色的山楂餅,小時候大家多少都吃過這種酸味的零食;山楂果的乾燥切片也很容易可以買到,以70公克山楂果放入500cc的水中煮沸,再加入紅糖調味即可變成酸甜的山楂飲,飯後喝一小杯可以幫助消化、減少油膩。要注意的是山楂不可以一次吃太多,否則反而會降低食慾,其實任何藥材都是淺嚐即可,太多常常會有反作用。

•  山藥

山藥是很適合失智患者的食補材料,一方面質地鬆軟,即使是牙齒不好的人也好吃好吸收,適合當作主食或煮湯;二方面營養豐富,能提供充足的養分和營養素。

《本草綱目》中記載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對於身體虛弱、腸胃功能不佳,容易軟便甚至慢性腹瀉的患者,我常常會建議家屬一個禮拜可以煮3次左右的山藥。山藥也有止瀉的功效,因此原本就有便秘的患者,也不建議多吃。

服用山藥需要注意,山藥皮和肉含有的黏液質裡,有豐富的生物鹼,對咽喉和食道容易造成刺激,若是本來就吞嚥功能不好,或是容易嗆咳的患者,就應該避免生吃。

•  芡實

跟山藥常搭配的另一項食材就是芡實,芡實是睡蓮的種子,作用也是強健腸胃、收澀止瀉。對於消化吸收不良,大便稀軟的患者,有很好的幫助;同時也有減輕頻尿的效果,對於小便次數頻繁,甚至不到一個小時就要上廁所的患者,能有效的延長需要上廁所的時間。

•  少加鹽,添新味

色、香、味永遠是打開胃口的三要素,但隨著失智症患者的味覺與嗅覺退化,很多食物吃起來都沒有以前一樣好的滋味,索然無味下自然就興趣缺缺,當然也不建議因為怕沒有味道就加很多鹽和味素,這樣反而對患者的身體更不好。

建議可以多煮一些羹湯或醬汁比較多的食物,例如咖哩或青醬等,拌飯或麵都很好吃,而且可以讓每一口食物都沾到醬汁而有味道。咖哩中的主要成分薑黃也是很好的失智保健食品,能夠對抗體內的氧化自由基,青醬所使用的甜羅勒跟台灣人使用的九層塔是親緣接近的食用植物,味道也非常相近,除了失智患者接受度高之外,也有助於保持腸道健康。多使用這些隨手可拿到的香料,不但可以促進食慾,也能讓餐桌變得更多采多姿。

提升長輩想「吃」的慾望!中醫看失智症患者的飲食照顧_img_2

(薑黃含豐富薑黃素。圖/Shutterstock tarapong srichaiyos

•  小茴香

燒烤常加入的小茴香,一樣有促進腸胃蠕動的效果。小茴香的性味辛溫,能夠溫散寒邪、調理腸胃氣機,中醫常用於緩解腹部的疼痛,包括脾胃虛寒引起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以及下腹部或鼠蹊部的疼痛。

隨著季節也可以選用不同的調味料,在冬天的時候可以加一些薑片、大蒜、豆蔻在湯中,可以讓身體暖和起來,也有促進腸胃消化功能的功效;春夏交接的時候天氣容易濕熱,可以加入香茅、薄荷等等芳香的藥材,可以促進食慾又能讓悶熱的感覺變輕鬆,如果想換換口味,試著在煮湯的時候加一兩片月桂葉,或是加一點陳皮在料理中,有時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作者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原文刊載於林舜穀《中醫師看診失智症》/大塊文化 )

提升長輩想「吃」的慾望!中醫看失智症患者的飲食照顧_img_3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