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別當「夜貓子」,英研究:常熬夜容易早死 | 健康遠見
睡眠

別當「夜貓子」,英研究:常熬夜容易早死

【專家觀點】
別當「夜貓子」,英研究:常熬夜容易早死

由於工作忙碌,加上各種娛樂活動的誘惑,例如追劇、打電玩、聚餐、唱KTV、跳舞等,現代人普遍生活作息不正常,所謂的「夜貓子」可說是越來越多。據統計,我國大約每6人就有1人總是超過凌晨12點才就寢,熬夜的比例頗高。

然而,經常晚睡似乎很傷身體,後遺症不少。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期刊《國際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的報告就指出,熬夜會提高個人罹患身心疾病的風險,且傾向會早死,值得喜歡當「夜貓子」的朋友們注意。

該研究由服務於英國薩里(Surrey)大學的睡眠醫學專家馬爾科姆.馮.史茨(Malcolm von Schantz)教授所主持,其和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的學者克莉絲汀.努森(Kristen Knutson)博士合作,針對高達43萬3千位年齡介於38至73歲的民眾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睡眠類型和罹病率、死亡率之間的相關。

起初,所有人皆需接受問卷訪談,藉以確認可能的睡眠類型,依作息時間共可分為「絕對早起型」、「絕對夜貓子型」、「中等早起型」和「中等夜貓子型」。

待6年半後,研究團隊再次和個案連絡,瞭解他們的現狀。數據顯示,當中已有1萬0534人往生,而和「早起者」比起來,屬於「夜貓子」的族群較易出現精神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與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也明顯高出10%。即使考量性別、有無抽菸、胖瘦和社經地位等外擾因子的影響,結果依然差不多。

研究者表示,長期熬夜者普遍缺乏運動,且夜間飲食不當,攝取的脂肪、糖份與鹽超標,而缺乏睡眠引發的心理壓力,也使其行事容易衝動,使用刺激性物質(如菸、酒或毒品)的機會大增,諸多行徑對個人健康和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有鑑於此,平時最好還是早睡早起,而要避免習慣性熬夜,專家建議如下:

•  詳列每天待辦事項,衡量可用時間,妥善做好規劃,藉以提高工作效率。

•  委請親友從旁督促,發揮警示作用,適時提醒結束手邊作業,準備上床休息。

•  睡前1小時就不要接觸手機、平板等3C產品,透過泡澡、看書、冥想或做柔軟操放鬆自己,醞釀即將就寢的氣氛和心情。

•  每週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騎單車等)3次或更多,每次持續至少30分鐘,心跳則要達每分鐘130下以上。研究證實如此可提升睡眠質量。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