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網路霸凌傷害大!研究:受害者自傷、自殺風險高 | 健康遠見
人際

網路霸凌傷害大!研究:受害者自傷、自殺風險高

【專家觀點】
網路霸凌傷害大!研究:受害者自傷、自殺風險高

您有聽過網路霸凌嗎?所謂霸凌係指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的行為,而最普遍的類型就是以言語譏諷、辱罵或威脅恐嚇。隨著電腦網路與通訊科技的普及,上述的攻擊行為越來越多以此為媒介,由於具一傳十、十傳百的特性,加上不易掌控傳播途徑,帶來的殺傷力很大。

根據臨床觀察,遭受網路霸凌的青少年常見有憂鬱、焦慮、憤怒、等情緒,甚至出現頭痛、胸悶等心身症狀和睡眠障礙。而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報告還指出,受害者傾向會有自傷、自殺的行為,值得大家關注。

該研究由服務於英國斯旺西(Swansea)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安˙約翰(Ann John)博士所主持,其和牛津大學和伯明罕大學的學者合作,透過大量的文獻回顧,試圖瞭解網路霸凌和自傷、自殺之間的關聯性,而對象以2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為主。

在搜索各大醫學資料庫,檢視該領域近21年來的學術論文後,最終有33篇文獻符合條件,總樣本數超過15萬名兒童和年輕人。經由整合分析發現,網路霸凌的受害者往後自傷、自殺的風險居然是未被網路霸凌者的兩倍以上。

令人訝異的是,加害者本身也容易有自殺意念或企圖。另外,網路霸凌受害者比起其他霸凌類型的受害者更加不會去尋求協助,習慣以壓抑、忍耐與逃避的方式因應不愉快的經驗。

研究者表示,網路霸凌的影響層面廣泛,涵蓋受害者、加害者、學校、家庭與社區或社會整體,針對其衍生的系列問題,特別是自傷、自殺的部分,亟需採取防範措施,以免造成憾事發生。

有鑑於此,專家建議除需落實相關的教育宣導外,家長、老師也要能提高警覺,若察覺孩子出現以下情形,恐是遭遇網路霸凌的警訊,最好要能及時介入,給予支持與關懷,或轉介心理衛生專業處理:

•  突然不用電腦或手機

•  接到簡訊或社群媒體通知時會很緊張或神經質

•  去學校或外面時會很不安

•  用過電腦或手機後,變得易怒、沮喪或顯得挫折

•  向家長隱瞞在電腦或手機上的活動

•  變得畏懼退縮,不願接近同學與家人,避免社交行為

心理諮詢及輔導電話

•  衛福部24H安心專線(免付費)

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民間心理諮商輔導資源

24H生命線:1995(要救救我)

張老師:1980(依舊幫您)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