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近30多年來乳癌的發生率持續上升,如今每年增加超過一萬名患者。
治療乳癌時,一定要多管齊下。當患者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後,醫師會依據乳癌分期、以及癌細胞的動情激素受體、黃體激素受體與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來搭配使用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以及標靶治療。
只要按部就班接受治療,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
不過,有部分乳癌屬於高惡性乳癌。這些患者對治療反應差、容易擴散轉移、病情惡化快速且存活時間較短。
看到這裡,讀者一定會有疑惑:「我怎麼知道親友的乳癌算不算高惡性乳癌呢?」我們就來看看,高惡性乳癌究竟有哪些特性?
高惡性乳癌通常具有以下幾項特徵:
第一樣是三陰性乳癌,代表癌細胞的三種受體(ER、PR、Her-2)皆為陰性,因此對傳統治療的反應較差。
三陰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一至兩成。
第二種特性是癌細胞轉移超過兩個器官,這代表著乳癌的戰鬥力旺盛,導致乳癌細胞同時侵犯了肝臟、肺臟、及腦部或骨骼。
第三種特性代表著乳癌細胞在術後兩年內復發,愈早復發的癌症代表腫瘤適應力佳,對治療較無反應。
第四種特性是癌細胞不僅轉移到內臟,還讓受侵犯的器官失去功能,例如當乳癌轉移到肝臟後,肝臟被破壞而造成黃疸,或肺臟被破壞而導致呼吸衰竭。這代表著乳癌的破壞力強大。
高惡性乳癌的患者一定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才有機會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根據研究,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年輕生育、避免抽菸、避免飲酒過量皆可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尤其我們要提醒大家,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45歲以下的患者接近兩成。
因此,女性朋友們大家一定記得互相提醒乳房保健的重要性,定期追蹤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永遠是戰勝乳癌的最佳策略!
(文/白映俞;本文轉載自照護線上網站)
專欄介紹:
照護線上於2017年3月成立,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每月約有230萬瀏覽人次。
2018年5月照護線上進化為醫療入口網站,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