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是否可以讓它「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前程美似錦,旭日又東升。」
隨著老化、退化,許多老年人到了八、九十歲,生活越來越平淡,在家中的老人,常是盼望著兒孫回來,住在長照機構的老人,有的是參與制式化的活動,有的則是參與機構所提供的社團活動,有的可能是無所事事,過一天算一天,淪為「三等」公民─ 等吃、等睡、等上帝召見。
在全世界高齡化社會發展下,許多國家開始有人為老人規劃出,過著不一樣的人生,其實,應該說是恢復過去美好時光下的生活,尤其是每位老人的過去生命史與喜好都不同,如何提供多元化的活動,是日本、歐美等國可見,值得去思考其核心價值。
譬如日本:有日間照顧中心是以農場、花園等園藝性質的環境出現,讓老人回到過去年輕時,所熟悉的活動,可以自己動手種蔬果,從活動中恢復自信與充實生活的內容,廣大的空間,專注在喜歡的活動中,也降低精神行為症狀出現的可能,心情也開朗,開心了,自然減緩退化。
日本兵庫縣姬路市還有讓日照中心職員、治療師都穿起船員的白色制服,壁上的圓型小窗播放海景影片,彷彿豪華郵輪客艙。老人每天到日間照顧中心,都要「登船」參與各式各樣的賭博活動,讓他們感到生活樂趣無窮。這家日照中心與遊輪上的賭場最大差異是:老人需要先做復健運動才能換取到「籌碼」,有了籌碼才下場玩。
「拉斯維加斯式的日照」規定老人每天各做一次伸展體操可得兩萬日圓籌碼,贏一百萬日圓的獎品可能是紀念紙幣或郵票。
也有日本的日照中心提供柏青哥等遊戲機,玩柏青哥是許多日本70、80歲老人過去上班族生活中主要的娛樂活動,但在日照中心的柏青哥機器是經過職能治療師參與改造設計,他們是將復健活動融入在柏青哥遊戲機中,當老人想玩柏青哥時,必須雙腳開始踩著機器下的腳踏板,就像騎腳踏車一般,腳踏板可帶動機器運作,想玩就必須自己踩腳踏板。
圖/有腳踏車設計的柏青哥機。伊佳奇提供。
如果平常請老人騎腳踏車,可能會讓他們覺得無趣,現在有一動機引發他們腳要動,即達到復能的目標,又可讓他們專注在喜愛的遊戲中,人生從黑白又變回彩色的。
最近台灣到處可見一家家夾娃娃機的店出現在街頭,日前,嘉義市中華聖母基金會在新成立的日照中心,也安排了一部娃娃機,這機器對老人而言,雖然不屬於他們過去生命史的一環,但新奇的娃娃機,刺激他們的專注力、讓心手並用、誘導成就感,使得夾娃娃機不僅是娛樂,也有復能的輔助效果。
英國的安養機構老人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根據《每日鏡報》報導,英國艾塞克斯郡的米爾頓一家安養機構日前請來幾名猛男舞者充當侍應辦餐會,院內的老奶奶看到這些渾身肌肉的年輕小夥子都興奮不已、個個都好像年輕了幾十歲一樣,一名高齡99歲的女士激動地要求院方明年一定要再辦一次類似活動,「我想在100歲大壽時看到他們!」
「當你現在去問老奶奶想要什麼的時候,她總是回答『給我男人』......。」愛帥哥是天性!這場募資所舉辦了一場「猛男餐會」,請來職業的猛男秀舞者站在桌邊一邊替老奶奶服務、一邊提供一些無傷大雅的調情,當天出席者除了院內的老奶奶外,還有她們的家人也在旁陪同。
「我有前排座位,這些小夥子真的很棒!」雖然這些職業猛男也是第一次接到類似要求服務,但當晚活動仍十分順利,老奶奶都非常享受這次能重溫與年輕帥哥調情的機會,有人偷摸猛男的屁股、還有人直接親了一下猛男,院方人士看到活動大受好評也很欣慰,「我肯定老奶奶們一定很興奮,因為她們整晚咯咯笑個不停!」
其實今年2月英國《每日電訊報》也曾報導,英國英格蘭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基督城一家安養護機構,安排了六位女性表演者配合著50、60年代的音樂,抓著一支鋼管跳著那個年代的舞蹈─鋼管舞(the pole dancers' performance),讓所有男性老人開心的不得了,所以英國的安養護機構提供「新奇」的活動,其實也不是什麼新奇活動,只是回到40、50年前人們所熟悉的活動。
是否老人們的免疫系統也因此增強,值得老年醫學去研究。
• 參考資料
1. Tokyo seniors gamble time away in Vegas-style care center
2. Retirement home bosses hire naked butlers as a treat for their elderly residents
3. Care home hired pole dancers to put on show for elderly residents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