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經常發生跌倒,引起意外傷害,導致嚴重後果,如頭部外傷或骨折,值得重視。但臨床上老年人常因多種共病就醫,有些病人因其他病況較困擾,以為跌倒只是老化過程的必然現象,未向醫師提及跌倒事件,可能即會被輕忽跌倒的評估及處理,一直到發生嚴重事件後,才令人注意到陳疴已久。其實若及早評估,改善視力狀況和環境,可望有效控制跌倒風險因子,減少老年人跌倒和相關傷害。
引起跌倒的原因很多,據統計資料顯示,在老年人的跌倒事件中,約1/4至半數與視力障礙有關,視力較差者會有較高的跌倒風險。能維持正常姿勢和平衡,才可減少跌倒事件。姿勢和平衡功能有賴視力、本體感覺、和前庭神經的健全整合,可是人體在老化過程中,兩眼的視力障礙狀況會逐年惡化,通常由於過程緩慢,老年人會試著去適應調節,但事實上確有不少人可能視力不清楚,而需經常更換眼鏡吧;發生視力障礙後,會直接影響平衡功能,加上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或失智、服用鎮定劑、環境和衣物不適等,更會嚴重影響平衡功能,增高跌倒風險。
視力障礙包括老花、散光、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等。視力障礙會使老年人未能明確判斷外在環境的安全,尤其是有階梯或不平路面,很可能會發生跌倒或絆倒事件;兩眼視力障礙者,更會顯著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從40多歲出現兩眼老花開始,人體視力會逐漸退步;若加上如散光、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等視力障礙,更是苦不堪言;統計上幾乎7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都可能罹患程度不一的白內障,平添生活諸多不便和困擾,增加老年人的跌倒事故,進而提高骨折風險。
研究指出,老年人髖部骨折與視力障礙的關係相當密切;髖部骨折的老年病人,其發生視力障礙風險者約為無視力障礙者的6倍;罹患散光而未能校正者約為對照組的3倍,發生黃斑部退化病變者約為對照組的5倍,發生青光眼者約為對照組的11倍;雖然各研究的數據未盡相同,但都顯示視力障礙與老年人髖部骨折風險關係密切,視力對跌倒和骨折風險的管控非常重要,值得注意。
研究顯示,改善老年人的視力,可減少跌倒與髖骨骨折的風險,在諸多視力障礙中,以白內障的在手術後的效果最明顯。研究顯示,矯正白內障的手術後,老年人跌倒風險降低33%~78%,骨折風險減低16%~42%;嚴重白內障的患者,及時接受手術後,風險改善相當顯著。家有老人的讀者朋友,應多注意平日的視力保養和檢查,也應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必要時及早就醫,改善視力,可望減少跌倒和骨折,保持健康和平安。
(圖/Shutterstock Toa55;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