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蔡英文總統在苦思如何補九合一選舉的破網時,世界高齡化程度第一的日本,為加強認知(失智)症對策,不但提升到內閣層次,已由首相安倍親自主導,帶動全國面對認知症的衝擊與挑戰,值得緊追日本高齡化速度的台灣效尤,除衛福部能擺脫數字掛帥的虛幻認知症綱領,未來新任閣揆應跨部會整合資源,推動面對認知症的政策,否則台灣將被認知症的海嘯所衝擊,影響從家庭到國家經濟力。
為加強認知症對策,日本日前設置閣僚會議,會議由官房長官菅義偉任主席,在首相官邸主導下將全面展開工作。除研發新藥,還將強化全民認識認知症運動及社會參與等早期預防措施。會議決議分別對各省局負責的領域設定數值目標,預計明(2019)年5月制定彙總各項措施的「大綱」。
日本厚生省預估,2025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中,約1/5會有認知症,從目前的520萬人增加至730萬人。日本總務省於2018年9月最新發表的數據,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3,557萬,在總人口中佔比達到28.1%。台灣至今年11月底,老年人口為3,415,815,佔總人口的14.48%,預估2025-26年將突破20%,老化速度將為世界第一,目前認知症雖僅超過27萬人,伴隨高齡化速度,患者人數勢必加速成長,衍生出更多家庭照護與社會問題。
日本高齡人口比例不僅創下日本歷史最高紀錄,也再創世界之最。統計分析顯示,日本7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為20.7%,8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為8.7%,90歲以上老人連續兩年超過200萬,佔1.7%,百歲以上老人達到69,785人,因年齡是認知症第一位危險因子,日本政府強烈感受認知症對國家影響的嚴重性。
面對目前無藥可治癒的認知症,唯有面對它、接受它、瞭解它,早於2012年日本公告五年期的認知症政策,名為「橘色計畫」,再於2015年推出「新橘色計畫」,促進社會認識認知症。
日本這兩項計畫均為面對認知症的國家政策,兩者最大不同之處是在於後者研究歐美國家作法後,本土化後加入:採取全面性的策略、以地域包括的概念營造高齡與認知症友善的社區。換言之,是從推動全民對認知症的認識到社區友善營造的營造,讓認知症患者與其家庭能受到支持下,繼續生活在原本的社區,認知症照護是以生活照護為主,能患者做回自己,得到尊嚴、自信心、成就感。
為達到如此的目標,絕非厚生省單一部會可做到,所以日本很務實的將政策層次提升到內閣,出席會議的首相安倍晉三表示:「迅速推進預防相關研究及其實用化和認知症無障礙工作,與亞洲等各國共享相關知識經驗,為照護產業的發展和全球延長健康壽命做出貢獻很重要。」在閣僚會議之下將設置由各省廳局長等組成的幹事會及專家會議,就具體對策展開討論。
反觀台灣,衛福部委託民間團體以文字整合出「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提出不接地氣的政策,且在衛福部更是多頭馬車,業務分散在長照司、國健局等不同單位,衛福部內協調都不易,遑論走出衛福部與其他部會的溝通,或許賴揆即將在明年一月去職,期望新接任的閣揆能正視認知症的海嘯,能跨部會整合資源來因應,再拖,只會造成更多的家庭悲劇,影響國力。
(圖/Shutterstock SkyImages)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28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