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 | 健康遠見
居家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

按照使用頻率高低排列,好收又好拿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

若要從使用頻率為出發點來考量收納位置,廚房絕對是最合適的示範教材。 廚房是如同地獄般的試煉場,嚴峻考驗所有主婦的功力。煮一頓飯所需要用的調理工具、小家電及鍋碗瓢盆實在太多了,我每天就是不斷把東西拿出來用、再收回去,主婦的日常就是那麼鬼打牆,你沒誤會。

把廚房收納空間分成黃金地段或郊區

會用到的東西那麼多,全部收在同一處勢必爆炸,寶貴的收納空間到底要如何分配取捨,其中一個主要依據,就是使用頻率。看著廚房,必須幻想自己是地產大亨,把每個收納空間定義成黃金地段或郊區。

出場頻率不高的釘子戶就不要霸佔著最好拿取的黃金區,而使用機率高的,務必從郊區拉出來,在黃金區找個最順手的地方收好。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

第1步:先依料理動線,定義重點抽屜放的物品

有著這個觀念,搬到新家後,我不是一股腦兒拆箱歸位。首先,我依照料理動線,把重點抽屜要收的物品先定義出來,這點很重要。

瓦斯爐下方抽屜櫃

放碗盤、鍋具,煮菜可以很快就拿到鍋子,起鍋很快就拿到盤子。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2

洗碗槽/備料檯面下方抽屜櫃

收調理用品/保鮮收納盒,方便備料、飯後收拾剩菜時拿取。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3

瓦斯爐左右兩側抽屜櫃

放調味料。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4

其他抽屜

因為不在主要動線範圍內,就拿來收乾貨。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5

第2步:再細部幫每個物品定位

把與料理動線相關的抽屜空間預留好,接著要決定哪些物品要收進去,更細部去幫每個物品定位。於是,我把物品依照使用頻率定義為一軍、二軍、三軍,收納空間則依拿取容易程度,大致定義出一區、二區、三區,再順著這個邏輯分配收納位置。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6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7

林姓主婦廚房收納案例分享

使用頻率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8

▲一軍

調理用品、餐具、常用器皿、鍋具、保存容器、調味料、常用乾貨、清潔用品、手沖咖啡的用品。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9

▲二軍

真空包裝機、鬆餅機、食物調理機、蒸籠、較少使用的鍋具及碗盤。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0

▲三軍

電磁爐、電子火鍋爐、卡式爐、烘焙用品、麵包機、乾貨備品、清潔用品備品。

拿取容易程度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1

▲一區

流理臺壁面懸吊空間,以及下方抽屜。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2

▲二區

鄰近收納櫃或是吊櫃下層。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3

▲三區

儲藏室或吊櫃上層。

頻率收納法自我練習

步驟1〉先把你們家中每個區域(特別是廚房)的一區、二區、三區,大致定義出來。

步驟2〉打開那些地方的櫥櫃,看看裡面都收些什麼。

步驟3〉把一、二區內,明顯沒在用的障礙物移出,如果幾經考量仍想留著,移去三區收。

步驟4〉把二區、三區內,明顯一直有在用的東西移出,拿去一區。

步驟5〉初步調整後,之後務必持續留意每樣物品的使用狀況,發現沒那麼常用的就收去三區,發現某幾樣東西蠻常跑一趟去拿,就抓回一區,慢慢你會把物品都收在最合適的位置。

妥善分類物品、集中收納 ,東西才不會找不到

兒子還小時尿布用量兇,我為了撿便宜會去Costco補貨,一買就是兩大箱。但舊家沒有儲藏室,我總得四處找地方收,想說這種必需用品,要用的時候自然會去找,應該不會忘吧。

但某天,我赫然在臥室櫃子深處,發現兩包S號的尿布(倒退兩步)。當時我兒子早就換成M號尿布了,我還硬給他穿,結果他給我變成貴乃花,整個側邊變成超高衩,很像相撲選手那樣,屎尿都包不住從旁邊溢出來,實在不能勉強使用了,那兩包尿布只好含淚送人。

養小孩已經夠花錢了,我竟然把尿布塞在壓根會忘了的地方,實在無法原諒自己的粗心。那次教訓給我一個很深的領悟,就是日常備品需要集中收納在同一處,才不會日久遺忘,還有像是電池、USB隨身碟、紙膠帶這種容易隨便亂塞的小物,更需要拉出來分類收好,免得要用時找不到,還一直重複買。

主婦家的實例分享

•  旅行用品

每次趁週年慶買保養品時,讓我又愛又恨的就是滿額贈旅行組或是試用包,女人嘛,在這種時候都會毫不猶豫當伸手牌。

這類零散的小東西,通常都收在抽屜櫃,想說下次去旅行時可以帶去用。但真要旅行時,你壓根忘了它的存在,直到某年你翻找東西時,才赫然發現它們早已變質、面色臘黃。

現在不管櫃姐如何誘惑我,跟我說不拿可惜,旅行組、試用包我堅決只拿實際上有在使用的產品。活到這把歲數了,早已不願意一直把新玩意兒往臉上擦,認清這點,貪小便宜的心態就會收斂起來。

解決方案

為了提升使用率,我規劃了一個抽屜櫃,把所有小包裝的盥洗、保養用品全收在一起,每次需要旅行、外出過夜,或是先生要出差,就從裡面挑需要的出來打包,它們終於發揮應有的價值,我開心!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4

•  盥洗、保養、清潔用品備品

每個人一定發生過曾經在櫃子深處撈出擺兩年的牙膏、沐浴乳,然後懊惱地拍額頭說「原來這裡還有啊~」之類的鳥事。

解決方案

唯一的解決辦法,除了避免過度囤貨,就是集中收納了,如果浴室洗手檯下面放一罐,臥室櫥櫃再放一罐,註定會有一些倒霉的東西被你遺忘。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5

•  居家常備藥品

家裡會有一些常備藥以備不時之需,但藥品可能用了後,剩餘的就被隨手擱置在某處,日積月累下,總會在莫名的地方發現一些散裝的藥品。

解決方案

拿一個盒子或是找個抽屜櫃作為藥品收納處吧,養成這個習慣,不但抽屜裡的雜物會變少,哪天真的生病渾身不爽快時,一下就拿到救命藥,你會很感謝自己的!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6

•  小型3C相關用品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3C,周邊用品更是陰魂不散地跟在我們身邊,像是電源線、耳機、隨身碟、充電電池等,零零散散的看了就討厭。

解決方案

老實點,找個收納盒統一收好吧!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7

(本文作者為知名部落客;原文刊載於林姓主婦《林姓主婦的家務事3 通體舒暢的順手感‧家收納》/三采出版)

電線好亂、東西找不到...依使用頻率考量,收納從廚房開始_img_18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