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該嘗試改變生活慣性了。別總是腰痠背痛,疲倦上身時,才驚覺身體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多數人面對身體痠痛時,選擇貼痠痛貼布,找人按摩緩解,甚至直接求助醫師。據健保署統計,臺灣每人每月平均使用約6片痠痛貼布,痠痛症治療商機超過百億元。
肩關節是身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必須靠關節韌帶與旋轉肌群的合作,維持正常運動。而生活型態的一再改變,長期伏案使用電腦,把玩各類3C產品,大大減少肩關節從事大範圍活動的機會,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和緊張狀態,同一姿勢維持太久,容易造成肌肉緊繃,血液局部循環與代謝不良,使得肩膀變得僵硬痠痛,甚至引發五十肩與各種「肌筋膜症候群」等毛病。
配合深呼吸,舒展筋骨,讓肩膀動一動,透過循序漸進的3步驟,在吸氣與吐氣的循環中,釋放身體壓力。高高提肩,緩緩放下,覺察肩膀與關節肌肉的緊繃與放鬆。以牆壁為基準線,慢慢將關節與手臂延展開。最後,加上擺盪的動能,讓肩膀獲得更多舒展。
肩膀是身體的情緒指標,當肩膀關節變得靈活,周圍肌肉重新恢復彈性,壓力釋放,心情自然會變得輕鬆。平常應時時刻刻關照自己的身體,養成動身體的好習慣,別等肩痛找上門,才想起我們遺忘了最重要的:自己。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時,一起讓身體從冬日的僵凍中醒來!
肩膀律動操
Step1. 雙腳與肩同寬,膝蓋下沉,配合呼吸,肩膀上提。每次呼吸時,讓肩膀更往上一些。最後,讓肩膀停留在最高點,停留3次呼吸,慢慢讓肩膀回到正位。
Step 2. 肩膀靠牆站立。深呼吸,讓肩膀,手臂肌肉向後延展,提高到30°角,停留幾個呼吸。試著讓手臂上升到45°角,再停留幾個呼吸。最後,盡力讓肩膀升到最高,看看能否延展到90°角。
Step 3. 一手向前,一手向後,前後搖擺著。接下來,配合呼吸,稍微加速,每次擺盪都再高點,感受肩膀,手臂,甚至手指的延展。最後將雙臂上舉至頭頂,調整呼吸,一邊吐氣,一邊將雙手從旁邊緩緩落下。
• 溫馨小提醒:
讓我們一起動身體,愛自己,練習也學習觀照身體,從上半身的肩膀,脖子,胸口放鬆開始,延伸到中段核心肌肉的鍛鍊,再到下半身膝蓋與踝關節的活絡,透過漸進式的3階段律動,配合呼吸,從身體的覺察,延展,到肌力訓練。從頭到腳,喚醒身體活力。
專欄介紹:
身體,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現代人重視成就與錢財,卻忘了「照顧身心健康」是另一種無形且重要的「財富累積」。雲門教室依循自然韻律「春天甦醒、夏天釋放、秋天沉潛、冬天收斂」4大主軸,與大眾互動分享,如何透過「身體律動」,緩解生活壓力,找到讓身心和諧共處的方法,發現安頓生活的能力。
專欄名稱中,【身體財富ATM】的「A」代表Action(行動),「T」代表Touch(觸動身心),「M」代表Motivation(積極、動機、行動)。
更多內容請上【雲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