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想到來翻譯這本書是因為我偶然發現,台灣對這方面的新知有需求。
我們每個人都有個腦,但對這個腦的運作和保健卻不太清楚,所以常常事倍功半:想要健康長壽,刻意去吃很多大腦補品,結果吃的不得法,反而使自己不健康。
有一次我與同事一起去大陸出差,在旅館裡吃早飯時,我注意到他把蛋黃剔除不吃,說怕膽固醇高。我跟他說蛋黃裡的膽固醇是好的膽固醇,它會把不好的膽固醇帶走,我們的大腦需要膽固醇,因為我們的細胞膜是脂肪,神經纖維(白質)外面包的髓鞘也是脂肪,就算完全不吃有膽固醇的食物,我們的身體也會自己製造膽固醇出來,因為身體需要它。脂肪有好有壞,不能一竿子全打翻,尤其蛋黃是一個生命的起始點,裡面的營養非常豐富,不吃太可惜了。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他仍然不為所動,連續三天,不吃就是不吃,暴殄天物,聽不進最好的營養品就是大自然的食物,放著天然的營養不吃,每天去吞各種補腦丸,讓我看了氣結。我終於感受到王陽明說的「擒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的無奈。
另一個例子是有個教授很焦慮的寫信問我:她孩子現在有行為偏差,學習障礙,是否跟她當年懷孕時,因在寫博士論文,無暇弄飯菜,天天在實驗室吃泡麵充飢有關係?我看了大驚,別的不說,泡麵有防腐劑,還有很多添加物,平常時都不能多吃,何況懷孕時?
懷孕時的營養對孩子大腦的發育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前額葉皮質的發育。無數的實驗說明了母親在懷孕時酗酒、抽煙、偏食、營養不足會造成孩子長大後的暴力行為和反社會人格,增加他們以後的犯罪機率。
1994年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德軍封鎖萊茵河長達半年,造成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西荷蘭地區的「飢餓冬天」,人民餓到把鬱金香的球根都挖出來吃,而鬱金香的球根是有神經毒的(這是「飲鴆止渴」的中文版,但是人在飢餓無糧時,顧不了這麼多)。營養不良會防礙胎兒的大腦發育,尤其懷孕初期是長中央神經系統的時候更關鍵。1963年,這些孩子長到18歲要去當兵了,軍方在做身體檢查時,才發現很多人有精神上和行為上的偏差,追究起來,發現是飢餓冬天造的孽,母親在懷孕時營養極端不良所產生的後遺症:這些孩子行為和情緒的控制不良,有反社會人格(詳細情形請看Adrian Raine教授的《暴力犯罪的大腦檔案》,遠流出版),還比一般人早衰,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比率高,尤其是肥胖症。
如果一個博士對自己大腦的知識都是如此,那麼這方面正確知識的傳播應該是刻不容緩了,所以雖然很忙,還是硬擠出時間來翻譯這本書(在科技的現代,用手寫字已經變得是不可容忍的事了,尤其我性子急,再怎麼快,600字還是需要20分鐘才寫得完,因此曾經決定不再翻譯書,不給自己的手找麻煩),但是看到國人瘋狂的吞地下電台賣的補腦丸,大口吃白果來補腦(白果也有微毒,不可大量吃,其實有整期的《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用實驗說明白果並不能防止阿茲海默症),就覺得還是把它當作賴清德院長所說的做功德,去翻譯,把正確的新知介紹進來。我父親常說人學好不容易,學壞一次就會,野草永遠長的比稻子快。人也是一樣,忠言都逆耳,正確的話常聽不進去,電台賣藥的廣告效果卻其大無比,老人家一聽就掏錢。所以一定要先讓正確的知識進入心田,才能抵抗廣告的讒言。
本書的作者是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的教授,專攻免疫學,是細胞分子矯正醫學(orthomolecular,大陸叫做正分子營養療法)的專家,用飲食、維他命、礦物質、胺基酸和身體中其他的自然物質來預防疾病和保健身體。這是一門新的醫療領域,用人體本來就有,且為健康所需的營養來改變人體內的生化環境,治療已有的疾病或強化身體的健康。這個效果比服藥好,因為人體自己產生的東西不會有副作用,就像用運動所產生的多巴胺來治療過動(ADHD)和注意力缺失症(ADD)沒有副作用,但吃利他能(Ritalin)它的多巴胺就有副作用,因為它是化學物質。這種治療法過去被稱為另類治療法,曾經被主流排斥,但現已被接受,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當人體內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不足時,人會生病,但是透過補充這些必要營養素的不足就能改善身體狀況,而且沒有副作用,功效出來後就開始有人相信了(醫生通常認為藥是毒,因為天下事,有利必有弊,中國的醫書也是說藥是毒,但是要看怎麼用,砒霜是毒,但是它也是一個藥引。有些必要的營養素如維他命A、B1、B2、B3、B6、B12、C、E,葉酸等,身體不會自己製造,需要靠後天的飲食來補助。若是匱乏,身體的運作便不正常,我們的身體是個大大的生化作用場所,一環扣一環,少了這個營養素作催化劑,就會影響另一個營養素的產生,書中許多臨床的例子可以供我們參考。
作者強力主張一天吃10份蔬菜水果。在台灣,這不是難事(我每次出國都會非常想念台灣的蔬菜水果,就連去美國,在超市所看到的蔬果也不過就是那幾樣,不像去逛台灣的市場,真是琳瑯滿目),因此,我們應把握上天讓我們生活在物產豐富寶島的福份,盡量多吃蔬菜水果來保健大腦和身體。
我個人沒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可以打蚊子和蟑螂),但是我不願因為我的口腹之慾而犧牲一條生命,所以我盡量少吃肉。想不到這居然符合了書中所說的養生之道。看來「為人點燈,明在我前」是有道理的。
遵照書中的指示,我會活得健康,動物免於屠殺,多吃蔬果,雙方有利,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原文刊載於艾琳.波爾福德–梅森Aileen Burford-Mason《吃出健康高智能的大腦》/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