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30歲後肌肉量開始減少!醫師建議 3 招自我檢測肌少症 | 健康遠見
健身

30歲後肌肉量開始減少!醫師建議 3 招自我檢測肌少症

【健康醫療網】
30歲後肌肉量開始減少!醫師建議 3 招自我檢測肌少症

許多人都有經驗,在交通尖峰時段,斑馬線上的小綠人越跑越快,就要變成紅燈了,眾車蠢蠢欲動,正準備往前衝刺,卻還有位銀髮長者困在斑馬線中間緩步前進;又或是家中長輩,逐漸出現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樓梯爬不動等,雖沒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仍還是影響生活的品質,這些都可能是「肌少症」造成。

肌少症有徵兆 符合兩指標應就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鄧筑文主治醫師指出,患有「肌少症」的病人,較容易出現跌倒、失能,一旦罹患內科或外科疾病,也會有較多的併發症和較高的嚴重度及死亡率。

「一般人自30歲開始肌肉質量就會緩步減少,到了60、70歲左右,就可能發展成有感的症狀」醫師舉例,其中最重要的兩項診斷指標,一為步速緩慢,每秒無法行走超過0.8公尺;第二為握力減少,亞洲男性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即是有問題。當這兩項症狀出現任一項,建議可進一步安排測量肌肉質量檢查,來確認肌肉質量是否有減少。

跟著這樣做 3招測肌少症危機

若民眾想要快速篩檢自己是否有「肌少症」,鄧筑文醫師建議,可從通過一般的四線道馬路時,若從行人綠燈亮起,就開始通過,若無法在秒數內通過,則符合步速過慢;毛巾是否擰不乾?若是則符合握力不足;以及兩手虎口張開圍成圈,是否能圍住小腿最粗處,若能圍住則可能代表肌肉質量不足。

不怕肌肉流失 增肌、補營養生活不受限

鄧筑文醫師強調,若經醫師確診為「肌少症」,民眾也不需過於慌張,「這其實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只要經由適當的運動,如伸展運動、有氧運動及阻力訓練,以及營養補充,如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和維生素D的補充。」就可減緩肌肉流失、維持肌肉功能。

(首圖/Shutterstock beeboys

專欄簡介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即日起「健康醫療網」將與「健康遠見」網站共同合作,將為讀者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深入、最樂活的多元健康資訊。

瞭解更多資訊,可至健康醫療網官網查詢:【健康醫療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