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裡血汗的不只是醫師和護理師,營養師在醫院內的地位極低,不被尊重又加上在醫院拚老命工作薪資調整的幅度也不高,紛紛離開醫院。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認為,如果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們的觀念不改變,單單只想用醫院評鑑的力量來留住營養師,註定將是徒勞無功,更說到「醫療崩壞正以各種形式在醫院中展開,只是你不一定知道而已。」
王明鉅昨晚間在臉書發文,說營養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病人康復的重要基礎,無論是抵抗力或是傷口的復原,都和營養好不好密切相關,營養師所做全是「默默無名」的貢獻。他說,在病人與家屬眼中,當然比不上打抗生素、作內視鏡超音波或心導管或開刀手術。再者,營養師建議的再多,病人或家屬根本也不見得信服,甚至更有可能偷吃了許多不該吃的。
王明鉅甚至認為,在同事在醫院工作的醫療端也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營養有多重要,因為醫療團隊中的醫師、護理師、藥師們,對於在醫院中病人臨床所需要的營養知識,其實了解有限。醫學系的課程中,臨床營養學也不是人人必修。大家當然知道營養很重要,但是到底多重要,或是會帶來什麼樣的差異,可就不見得說得上來了。
王明鉅回憶初任台大竹東分院擔任院長時,他其實也根本沒去理會什麼營養科的事,直到同仁與病人們對於營養科所供應餐點的滿意度卻不高,他才發現問題很大。原來是食材的成本相對高很多,買到的食材品質往往不那麼令人滿意。最後是帶著營養科主任,想盡辦法去拜會超市大老闆,用幾乎是成本價來供應醫院才解決。
王明鉅認為,大家只知道住在醫院裡要治病,但卻沒有太多人認知治病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份得要靠自己,靠自己身體本身的良好營養所帶來的抵抗力、免疫力與癒合力。但營養師們在醫院之外所面對的,是渴望健康的民眾,所以當然會對能提供他們這些健康之道的營養師們言聽計從心服口服。
營養師們在醫院外面獨當一面有成就感,在醫院的醫療團隊裡卻沒人重視,甚至常常被怪東怪西。時間一久,原本想要為病人作更多的熱誠也都會消失,既沒有成就感、錢也不多,直言他們又怎麼可能會一直長久地留在醫院裡。
(本文轉載自2019.5.0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