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原來拋棄式醫材醫院大多消毒後重複使用!會有什麼風險? | 健康遠見
醫療

原來拋棄式醫材醫院大多消毒後重複使用!會有什麼風險?

【照護線上Care Online】
原來拋棄式醫材醫院大多消毒後重複使用!會有什麼風險?

過去瘧疾是相當常見的疾病,患者會出現畏寒、發燒、黃疸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公共衛生的進步,瘧疾終於在台灣絕跡。

1995年10月台北榮民總醫院連續出現六起瘧疾個案,震驚衛生單位。調查發現,瘧疾的源頭是一位由非洲奈及利亞返國的病患,他因為發燒、黃疸而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檢查過程中含有瘧原蟲的血液回流進入顯影劑注射筒。

這類注射筒與導管本來都是拋棄式耗材,一人一套,但是因為每組進價約300元且健保不給付,所以單位主管便指示連續使用注射筒與導管,僅於上午、下午各更換一次。便宜行事的作法讓後續六位接受顯影劑注射的患者受到瘧疾感染,其中四位患者死亡。

歷經多年訴訟,此案終於在2006年定讞,三位醫師被判處徒刑一年,緩刑三年。另一位醫師雖在一審獲判無罪,但仍於1998年注射氯化鉀自殺身亡。

付出了這麼多條人命的代價,我們是否從中學到教訓呢?顯然沒有。

拋棄式醫材可以重複使用?

目前有許多醫院,都會將拋棄式醫材送去消毒,然後重複使用。凡是拋棄式醫材的包裝上都有明顯標示「for single use only(限單次使用)」,不過基於成本考量,院方都視若無睹,而會反覆使用直到損毀為止。最常見的是腹腔鏡或胸腔鏡的手術器械,這些器械的構造通常較為複雜,可能有關節、凹槽或空腔,極容易殘留血液或組織碎屑,在無法拆解的狀況下,想要徹底清潔消毒絕對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在設計製造的時候便不建議重複使用。然而,這些器械要價不菲,一場手術所使用的器械與耗材動輒價值數千或數萬元,所以幾乎都被重複消毒使用。

大多數金屬材質的器械可以採用高壓蒸氣滅菌,至於含有塑膠配件的器械則多使用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有研究團隊拿一次性使用的醫材(靜脈留滯針、氣切套管)來做試驗,結果發現在經過10次氧化乙烯氣體滅菌程序之後,醫材上殘留的微生物量雖然大幅降低但仍有高達1,000 CFU(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而且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就能在表面見到許多損壞或刮傷 。

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直接拿腹腔鏡手術的器械來進行一系列測試,他們發現縱使經過標準的清洗與消毒程序,仍然可以藉著顯微鏡找到殘留於表層或裡面的汙染物,且無法徹底消滅微生物。另一方面,重新消毒的過程亦會造成損害,接受測試的器械中有1/3缺少零件,且有超過一半無法達到正常的功能 。也就是說,將設計為一次性使用的拋棄式醫材重新消毒反覆使用,不但可能造成感染,還可能讓器械故障失靈,在手術中造成不可預期的危害。

千萬別天真地以為只要不接受腹腔鏡手術就不會遇到重消的醫材。因為除了價格昂貴的腹腔鏡器械,許多醫院連較低價的醫材也都是重複使用。

幾乎所有手術都會使用到的電刀筆大多屬於拋棄式醫材,但是經常會被反覆消毒,直到不堪使用才淘汰。而構造很類似釘書機的皮膚縫合器,裏頭裝有一整排約莫30支縫合釘,若是沒有用完,通常也會被拿去消毒,下一台刀再繼續使用。

應該強制揭露與知情同意

在較貧困的國家,因為資源相當匱乏,不得已只好將拋棄式醫材重複使用,對此有學者認為應該放寬限制。他們認為使用超音波、加壓水流、酵素清潔劑來洗淨器械,再靠氧化乙烯氣體滅菌便能讓器械安全無虞地再次使用 。

受制於醫療費用,該不該重複使用拋棄式醫材的議題肯定會被持續討論,然而,在重複使用拋棄式醫材時,「知情同意」絕對是最基本的要求。醫療機構須在事前告知可能的風險,讓患者自行選擇。

使用重消醫材的資訊應該被強制揭露,畢竟選擇使用何種醫材本來就是病患該有的權利。

•  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

(文/劉育志​;首圖/Shutterstock Gerain0812;本文轉載自照護線上網站)

專欄介紹:

照護線上於2017年3月成立,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每月約有230萬瀏覽人次。

2018年5月照護線上進化為醫療入口網站,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

更多內容請至【照護線上網站】/【粉絲專頁】/【LINE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