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當媽後為何老是生病?醫生的這句話點醒了她 | 健康遠見
紓壓

當媽後為何老是生病?醫生的這句話點醒了她

30歲後開始出現老化現象
當媽後為何老是生病?醫生的這句話點醒了她 圖/Shutterstock sommart sombutwanitkul

每次舉辦媽媽講座時,我一定會問媽媽們:「妳們都靠什麼方式保持身體健康?」

這是我一直很想問的問題。在還沒當媽前,我的抵抗力很好,很少感冒生病。但自從生完小孩回公司上班後,漸漸地,去醫院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多。雖然沒辦法具體說出到底是哪裡不對勁,但就是經常覺得很不舒服,感覺自己身體健康拉警報。

詢問熟識的醫生:「為什麼我老是生病?」

醫生像是等我問這句等很久了,立刻回答:「因為妳不重視身體健康啊!」

於是,我繼續問:「那要怎樣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醫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簡短。

❝「只要妳好好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就好。」❞

醫生告訴我,通常媽媽生病復原得沒那麼快,尤其是職業媽媽。如果不想生病,最基本的就是要吃好睡好,但因為媽媽們都特別忙,連最基本的都很難做到,就算醫生開再好的藥,也都只能幫助稍微減輕症狀。假如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很難完全清除病根。

職業媽媽們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可以說是典型的「時間貧窮族(Time Poor)」。時間管理專家指出,通常時間貧窮族們會減少「照顧自己的時間」,優先去處理其他事情。所謂「照顧自己的時間」指的像是睡眠時間、用餐時間、盥洗時間、休息時間、以及閒暇時間等都包含在內,誠如字面所述是用來好好照顧自己的時間。倘若減少這些時間,就意謂著少睡一點、少吃一點、少休息一點。當沒有充分的時間好好照顧自己時,健康當然就容易出狀況。

醫生建議如果想讓身體保持健康,首先要先從重視養生之道開始做起,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用心留意身體所發出的訊號。

如果總是認為:「身體不舒服的話,多休息幾天就沒事」、「可能是因為突然放鬆免疫力下降才會生病」很可能就會繼續逞強下去。然而,當身體一旦發出警訊時,必須好好休息才行。雖然當身體不舒服時,仍然可以靠意志力硬撐,但光靠意志力卻阻止不了健康衰退的現象。

德國醫生同時也是科學記者的威納.貝爾坦茲(Werner Bartens),他建議如果想維持身體健康,必須先定義出每個人心目中的「健康狀態」,因為每個人對健康都有自己的定義。像法國外科醫師盧納.勒里修(Rene Leriche)認為當器官「沉默不說話」時,就表示身體健康。哲學家漢斯.格奧爾格.高達美(Hans Georg Gadamer)則認為健康就是忘了自己的有形存在,也就是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態。

貝爾坦茲認為每個人想要達到的健康狀態標準都不一樣,但不要只是很籠統地認為沒生病就是健康,而是要具體地對健康作出定義,什麼樣的狀態才稱得上是「健康狀態」?

訂定明確的目標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因為當心中清楚知道「為什麼」健康這麼重要後,就能找到「如何」讓身體保持健康的方法。

我曾經思考過,我之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保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原因沒別的,正是因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因為當媽媽生病時,整個家就會陷入停擺狀態。除此之外,到了坐三望四的年紀,也會更在意身體健康狀況。專家們表示,20歲後半至30歲出頭是身體的巔峰期,過了這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慢慢出現老化現象。從30幾歲的輕熟齡階段,到40歲過後的熟齡階段,身體會開始出現不一樣的變化。

如果40歲前,疾病就開始找上門;過了40歲後,身體只會越來越虛弱,也會變得很容易生病。再加上現在已進入了百歲世代,就像在社群網站曾引起熱烈討論的某個主題:「倒楣的話很有可能甚至會活到200歲。」因此,如果不希望活到100歲卻渾身是病,就必須好好保持身體健康。

最後,我希望自己至少不是因為健康因素而無法再繼續工作。前不久,某個很要好的後輩同事離職了,離職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出了狀況,暫時需要好好靜養休息。根據問卷調查指出,40歲左右的職業婦女辭職原因大多是基於健康因素考量,占了將近31.6%的比例。

因此,不要因為忙碌而犧牲掉照顧自己的時間,要保留時間給自己,養成每天每次五分鐘的靜心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後,叫孩子起床前,靜心五分鐘;下班後回家進門前,靜心五分鐘。傳統正規的靜心方式,必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一邊播放輕音樂,一邊靜心冥想。但其實只要能讓自己放鬆且靜下心來,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靜心。

以舒服的姿勢坐下來,深吸一口氣後吐氣,眼睛睜開或閉上都無妨。吸氣時,就好像充飽電一樣肚子鼓起來;吐氣時,就好像把體內的烏煙瘴氣「呼」一口氣通通排出去。吸氣時,會感覺全身充滿活力,吐氣時,會覺得身體呈現自然放鬆狀態。當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研究結果指出,靜心冥想有助於降低血壓,對舒緩壓力也有幫助,同時能延緩老化。神經科學者─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曾指出,養成隨時靜坐冥想的習慣後,專注力會大幅提升,抗壓力也會跟著增加。

學會對自己寬容也很重要,所謂對自己寬容並不是給自己「特別待遇」,而是像對待別人的方式來對待自己。會這麼說是因為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試著去理解家人、朋友、同事們的心情,包容他們所犯的一些疏失,但對自己反而特別苛刻。當別人犯錯時,無論錯誤嚴不嚴重,都會先試著理解後選擇原諒;但對自己犯下的錯誤,不管錯誤再小,都會不斷地在心裡責怪鞭打自己。

貝爾坦茲認為當我們懂得同理自己,接納允許自己犯錯,能夠原諒自己與自己和好時,身體和心理都會變得比較健康。

因此,建立良好的「自我同理心」(self-compassion)對健康很重要。當開始試著練習自我同理,有助於降低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指數,增加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衡量每次心跳之間時間變異的一項指標,HRV指數增加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因此,當在心裡安慰自己「沒關係」時,也必須一面同時觀察身體是否真的「沒關係」。當媽媽身心都健康時,才是真的健康。

(本文作者為韓國親子論壇的駐站部落客;原文刊載於金雅緣《媽媽不只是媽媽》/采實文化)

當媽後為何老是生病?醫生的這句話點醒了她_img_1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