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跑者應注意防範下肢傷害 | 健康遠見
疾病

跑者應注意防範下肢傷害

【專家觀點】
跑者應注意防範下肢傷害 僅為情境配圖。

近年來台灣的慢跑運動風行全國,各地常見大型馬拉松比賽、路跑活動,在各地造成廣大的風潮,許多民眾期望慢跑可以帶來健康,可是卻有許多跑者在慢跑後感到膝部和小腿疼痛,寸步難行,這些慢跑運動造成的傷害程度不一,但參加慢跑者若未事先審慎預防,可能會反而失去健康,造成很大的遺憾。

有鑑於跑步常會發生過度使用的傷害,其風險高於其他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和騎自行車等。在2019年2月的J Sports Sci Med.中,英國學者報告一個系統性回顧研究,探討跑者的下肢傷害情形。本研究對象包括跑步距離介於800公尺和馬拉松之間,作者從資料庫,Web of Science, Scopus, Sport-Discus, PubMed和CINAHL,收集到2017年7月的資料,共得36個回溯性、橫斷面、前瞻性和隨機照研究,結果發現,在全部收案的研究中,共有18,195位跑者,依解剖位置的傷害數達10,688個傷害,全體共同最常發生的傷害依部位分別為膝部(3,029個,佔28%)和足踝部(2,787個,佔26%)第三位為小腿(1,682個,佔16%),表示70%傷害都發生在膝部以下的部位。此外,髖部(759個,7%)和大腿(788個,佔7%),其餘傷害為1643個(佔15%)包括上肢或其他疾病,依性別分類時,這些傷害的數目次序相同,但會有些變動。

但以性別而論,女性的最主要傷害為膝部,男性則較平均分布於膝部、小腿和足踝部。其中男性膝部最多(579個,31%),足踝部居次(494個,26%),第三位為小腿(402個,21%),髖部和大腿(153個、131個,共15%),其餘傷害為116個。女性則為膝部最多(907個,40%),其次為足踝部(434個,19%),第三位為小腿(376個,16%),髖部和大腿(268個、131個,共18%),其餘傷害為163個。相較之下,女性跑者的膝部傷害比率高於男性(40%比31%),男性的足踝部傷害的比例高於女性(26%比 19%),小腿傷害也較高(21%比16%)。以特定類型傷害而言,髕骨股骨關節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17%),Achilles氏肌腱病變(10%)和內脛壓力症候群(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8%)最常見。

另根據記錄的3,580個特定病理傷害中,前十名的傷害分別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606個),Achilles氏肌腱傷害(374個),內脛壓力症候群(287個),足底筋膜炎(261個),脛骨束症候群(202個),小腿拉傷(158個),半月板傷害(141個),應力性骨折/骨折(130個),髕腱病變(111個),臀肌傷害(97個)。以應力性骨折為例,參與田徑賽的選手中,可能發生於足部舟狀骨、脛骨和足部蹠骨,而長距離跑者的應力性骨折最常發生於脛骨和腓骨;飲食、血中維生素D濃度低、停經或寡經、增高運動訓練強度、骨密度低,都會增高發生應力性骨折的風險,值得注意。

總之,喜歡慢跑運動的民眾,應注意可能會發生傷害的部位=力並加脉預防,無論男性和女性,最主要的傷害為膝部和其下方部位,女性主要為膝部,但男性的膝部、足踝部和小腿的分布平均,應多加防範。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