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癌症病人如何靠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症? | 健康遠見
醫療

癌症病人如何靠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症?

癌症病人如何靠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症?

日本有一個名叫渡部芳德的精神科醫師,他在52歲那年得到肺癌,發現肺部有個三公分的腫瘤。他不吃藥、不手術,靠著健走、大量食用蔬菜,戒掉吃肉的習慣,腫瘤在一個月內消失。

渡部芳德病情好轉,看來很神奇,他將自己的療法寫成書籍,不過,國內醫師提醒,他的方法未必適合所有癌症病人。

專長是營養學、消化外科、大腸直腸外科、癌症分子醫學的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王照元,就不贊成病人僅吃素抗癌。在他看來,病人必須營養均衡,增強足夠的免疫力,再接受開刀、化療、放療,對抗癌症。

研究「加速術後康復療程」(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簡稱ERAS)的王照元,相當認同這項療程的主張:癌症病人想要術後快速復元,減低併發症,手術前必須補充營養、做運動,增加體力,保持最佳狀態。

「餓死癌細胞的想法並不正確!」王照元一語道破想要靠吃素、斷食,或是飢餓療法,治療癌症的迷思。他在臨床上發現,有些病人只喝含有蔬果的精力湯維持體力,效果卻適得其反。

「有病人因此體力不支,甚至站都站不穩,」他認為,病人觀念錯誤,原本還有體力對抗癌症,因為吃錯了,一、兩個月之後,再來看診,竟然營養偏差,錯失治療時機而死亡,十分可惜。

他說,癌症病人為了治療,需要比平時更豐富的營養,不要擔心營養一旦增加,就會使腫瘤細胞惡化,反倒應該接受「加速術後康復療程」,由醫師、營養師視病情,設計手術前的飲食、運動,增加自體免疫力。

補充魚油、精胺酸、核苷酸,提升免疫力

事實上,在全球營養界具領導地位的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就研究,癌症病人補充營養,並不會壯大腫瘤細胞。

近年,他們也針對「免疫營養」提出建議:病人在手術前至少一星期,就要開始注意營養,補充魚油、精胺酸、核苷酸,才能提升免疫力,並且減輕手術後的發炎反應。

王照元分析,魚油含有EPA及DHA,可以抑制發炎反應;精胺酸是人體必要的胺基酸,能提升免疫細胞活性;核苷酸則能增進免疫細胞的數量,幫助人體合成DNA或RNA,這三種成分相輔相成,不但可以增強免疫系統,也能減輕正常細胞受損程度。

癌症病人如何靠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症?_img_1

這三種營養素存在那些食物?如果大量攝取,病人能否增加免疫力?

王照元說,一般的魚、肉類,含有這些營養,可是,含量無法供應癌症病人接受治療所需,就算吃得再多,仍舊不足,因此,要由醫療人員評估病情,另行補充。

癌症病人如何靠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症?_img_2

他還強調,如果只攝取一種成分,免疫力提升效果有限,2017年的歐洲ESPEN營養指南就建議,這三種營養素同時使用,至少可降低三成併發症機率,也能縮短患者住院天數,節省醫療費用支出。

以結腸、直腸癌切除手術病患為例,根據王照元臨床觀察,與對照組相比,執行術後康復療程者因為增強免疫力,效果顯著差異,住院天數減少將近三天。

除了癌症病人,2001年成立的「加速術後康復療程」國際學會也主張,實施胸、腹部、心臟等重大手術的外科病人,也有必要接受這項療程。如果病人體力不足,術後拉長臥床時間,生活品質會受影響。

術前不須禁食八小時,反而要補充水分與碳水化合物

王照元表示,傳統觀念中,手術前夕,病人要禁食八小時,這對虛弱者而言,有如雪上加霜。「加速術後康復療程」的觀念恰好相反,病人術前二到四小時,可以喝一些清流質的飲料,補充水分與碳水化合物,加速術後復元。

在加速術後康復療程中,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在術前會幫病人規劃體能、肌耐力訓練,例如,走路,騎室內腳踏車,也會使用瑜珈球或彈力帶,訓練大腿肌力及核心肌群,也設計擴胸或抬膝運動,幫助術後下床行走,護理師也會提醒病人戒菸、控制體重。

目前國內有少數醫院實施「加速術後康復療程」,也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的王照元說,高醫大附設醫院大腸直腸癌團隊從2012年向院內醫療人員宣導,訂定療程方向,2013年才向病人推行,是南台灣第一家。實施至今,病人住院天數減少三天,再住院率下降一半。

雖然大腸癌、胃癌、肝癌、肺癌、乳癌等多種癌症手術,都可適用「加速術後康復療程」,但是,這需要醫院整合醫療團隊,並且額外花時間照顧病人。

可惜,在目前缺乏醫療人力的情況下,僅少數癌症實施,加上屬於自費項目,各院收費標準不同,民眾應該諮詢醫師,再下決定。

王照元認為,台灣成立術後加速康復學會之後,可以整合各家醫院共同向政府申請執行計畫,進一步研究實施成效,而已經實施的醫院,若能交流,分享經驗,可以讓台灣成為這項療程的示範國。

癌症病人如何靠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症?_img_3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