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基因讓女性較易罹患阿茲海默症,有薪工作則讓女性遠離阿茲海默症 | 健康遠見
失智

基因讓女性較易罹患阿茲海默症,有薪工作則讓女性遠離阿茲海默症

【專家觀點】
基因讓女性較易罹患阿茲海默症,有薪工作則讓女性遠離阿茲海默症 圖/Shutterstock elwynn

你如果是女性一定要讀這篇文章;你如果是關心女性的男性,也要讀這篇文章;你如果關心阿茲海默症,更要讀這篇文章。

今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年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AIC),有多組研究團隊提出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高於男性可能原因及降低方式:可能原因是基因,降低方式是有酬勞的工作。

每場認知症(Dementia Disease)演講,我總會問現場出席者:您認為罹患認知症是男性多?還是女性多?舉手投票後,結果總是認為男性多於女性罹患認知症。當然,往往出席的聽眾裏,女性聽眾是多於男性,還好不是靠投票決定是女性還是男人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還是得依據科學的實證研究。

接著,我會回顧剛剛所講的危險因子第一位是年齡,我接著會問:我前面所講,2017年台灣平均餘命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是誰活得比較久?

同時,我還會補充韓國首爾大學的研究,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較高於男性原因之一,與女性荷爾蒙有關,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環境衛生學系的研究,顯示空氣污染屬能增加認知症風險。及美國南加大於中國的研究,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較高於男性原因之一,與空氣污染PM2.5有關。

現在又多了兩項研究發現:是因為與認知症有關的性別特定基因,及女性腦中濤蛋白(Tau)擴散與男性有不同之處。這是2019年7月16日開始在美國洛杉磯所舉行「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年會」發表的兩項新研究結果。

阿茲海默症是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會逐漸吞噬人們的記憶跟認知功能,而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有性別差異,大多都是「她」,女性罹患認知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為何女性罹患認知症的風險較高?

阿茲海默症是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會逐漸吞噬人們的記憶跟認知功能,而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有性別差異,大多都是「她」,女性罹患認知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

有些人認為這是女性壽命比較長的關係,所以罹患率自然就高,也有人認為這跟停經後女性荷爾蒙降低有關,不過都因為缺乏完整的實質證據而無法得知確切原因。

目前透過過去的實驗與研究,可以知道阿茲海默症的病徵,主要包括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可以發現β-類澱粉蛋白(β-amyloid)的沉積,產生大腦的澱粉斑塊(Plaques),以及由病變濤蛋白(Tau)產生的神經原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因此被認為是記憶和認知障礙的成因。

當然也有許多研究者認為,因為這兩項致病原因的假設,影響到許多研發阿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究。歷經許多失敗,開始有人思考:是否是因為致病原因的假設有問題所導致,目前找出性別與基因等因素,是否能為未來藥物研發開啟一盞明燈,仍有待觀察。

在這次年會中,美國范德比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員,以男女性腦中的濤蛋白擴散方式不一樣為假設進行研究。經過正子斷層照影(PET)後,團隊發現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CI)時,男女濤蛋白纏結方法截然不同,並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性別關係,所以變異濤蛋白擴散速度不一樣。

研究員Sepideh Shokouhi表示,或許是因為兩性腦結構與功能連結性差異大,因此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的機率更高。

在「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年會」會議中,邁阿密大學團隊(University of Miami)也提出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11種性別特別基因,這些基因會在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風險或是抗體,其中團隊尤其關注男性 MCOLN3 和 CHMP2B 基因,以及女性的 CD1E 和 PTPRC 基因。

邁阿密大學基因體流行病學家Brain Kunkle表示,MCOLN3 和 CHMP2B 可調節內吞作用(Endocytosis),進一步減少腦中的病變濤蛋白與類澱粉斑塊堆積,降低罹患阿茲海默風險;CD1E 和 PTPRC則是免疫反應基因,受刺激後會產生一系列反應以排除抗原性異物。

內吞作用指的是大分子物質(如糖類、脂質、蛋白質等)或其他細胞(如細菌)進入細胞內部的方式。它有別於小分子物質(如水、無機鹽、胺基酸等)進入細胞的方式(自由擴散或主動運輸),是先以細胞膜凹陷的方式形成一個「小泡」,把要進入細胞內部的物質包裹起來。

這項研究或許證明了阿茲海默症跟性別特殊基因、遺傳學有關,而未來團隊也可以透過研究上述基因來改善生物標記與治療過程,像是用基因標靶等治療方法。Kunkle表示,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些基因對認知症的影響與關係,透過瞭解男性和女性之間不同的基因與風險特徵,可提供重要的治療訊息與方法,最終達到改善診斷與預防等目標。

從事有薪給的工作,可預防記憶力喪失。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從事有薪給的工作,可預防記憶力喪失

至於在「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年會」中也有研究團隊提出女性降低認知症風險的方法,女性在16-50歲期間要有報酬的工作。

洛杉磯加州大學費爾丁公共衛生學院(Fieldi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CLA)研究發現,不管有沒有生兒育女,若女性在16~50歲時擁有一份有待遇的工作,相較於從未工作的女性,晚年時的記憶力都比較好,若從沒從事有薪給的工作,記憶惡化速度最快。這份有薪資的工作提供女性「社交參與」的機會,並讓她們藉由工作建立「社交網絡」,是可以預防記憶力喪失。

這項研究追蹤了6836名出生在1935年到1956年間的美國女性。這些女性在研究開始時,都已年過半百,研究人員每兩年對她們做一次記憶力評估。研究結果強化以前研究的發現,顯示工作的時間長短與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增加有關,也因有報酬的工作可帶來刺激心智、財務利益、社會連結等好處。

若妳是一位女性,年齡介於16到50歲之間,是否考慮應有份有薪資的工作?負責這項研究洛杉磯加州大學的助理教授馬耶達(Elizabeth Rose Mayeda)與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醫學及科學部門高級主管辛德(Heather Snyder)都強調,這項研究並不意味全職母親為了避免阿茲海默症,應該去找份有薪的工作。

回歸研究結果是說明:有報酬的工作可帶來刺激心智、財務利益、社會連結等好處,所以無論是否是一份有薪資的工作,如何讓生活中能充滿刺激心智、財務利益、社會連結等內涵的活動,應該比較重要。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