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祖孫關係親近,美研究:有助彼此心理健康 | 健康遠見
抗老

祖孫關係親近,美研究:有助彼此心理健康

【專家觀點】
祖孫關係親近,美研究:有助彼此心理健康 圖/Shutterstock MIA Studio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現今社會忙碌的生活型態,卻導致阿公、阿嬤逐漸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根據教育部過往的統計,只有不到五成的孫子女會主動關心祖父母,顯現祖孫世代的疏離。

您家的孩子和祖父母之間感情如何?常有機會見面、談話或聚餐嗎?一份前些時候於美國社會學協會(ASA)第108屆年會中發表的報告指出,祖孫兩代互動的品質,對彼此心理健康的促進有著重要影響,且效力將一直延續到孫子女長大成人,值得大家關注。

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波士頓學院的社會學副教授莎拉.穆爾曼(Sara Moorman)博士所主持,其以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376位祖父母和340位孫子女,並針對他們進行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祖孫關係和往後憂鬱症罹患風險的關聯性。

過程中,所有人需定期接受問卷訪談,內容包括互相幫忙做家事、陪同去醫院看病和協助採購日用品的頻率,以及相處的情形。另外,也會安排心理健康的評估,確認有無悲傷、食慾不振等憂鬱症狀。

結果發現,祖孫關係越親近,彼此得憂鬱症的機率就越低。若單就祖父母的部分來看,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同時擁有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註:物資提供)的祖父母,心理健康狀況遠優於只有工具性支持者,可見祖父母對心靈層次的需求並不亞於物質層面的需求。

研究者表示,祖父母要的情感性支持不光只是孫子女的噓寒問暖而已,最重要的是,他們要能感受到「有價值」、「被需要」、「能夠自主」。當祖父母覺得自己有能力付出,為照顧孫子女做出貢獻,盡一份心力時,出現憂鬱症的機率似乎會大幅降低。

想要增進孩子與祖父母的情感交流,專家強調以身作則是關鍵,也就是父母引導孩子尊重祖父母的言教,和父母實際與祖輩良性互動的身教。若祖孫未同住,無法經常碰在一起,以下方法也可以嘗試:

•  多鼓勵孩子打電話或以視訊和祖父母聊天,告知遭遇什麼新鮮事,分享生活經驗,或陪同製作卡片和購買禮物寄給祖父母。

•  假日或特定節日(如父親節、母親節或祖父母生日)帶孩子回去拜訪祖父母。另外,寒暑假時也可安排孩子去祖父母家暫住。

•  當孩子參加比賽或學校有特殊活動(如運動會、園遊會、成果發表會與畢業典禮等),不妨邀請祖父母參加,增添共同美好回憶。

•  祖父母和孫子女可相互將拿手絕活傳授給對方。比方說,孫子女可教導手機操作、上網找資料,孫子女可向祖父母學習烹飪、手藝等。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