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勇敢面對「更年期」,懂得和平相處讓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 健康遠見
紓壓

勇敢面對「更年期」,懂得和平相處讓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女性的健康保養
勇敢面對「更年期」,懂得和平相處讓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圖/Pixabay RachelScottYoga

儘管不論男、女,都會面臨所謂的「更年期」。但與男性相比,由於更年期前、後體內荷爾蒙濃度的改變,使得女性的更年期影響,較男性來得更為明顯。

根據一些統計數字及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女性在更年期(女性更年期來臨的時間點約莫在45~52歲期間)停經之後,因為體內雌激素濃度的改變,會造成身體健康上不小的負擔與影響。總的來說,女性在更年期後,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肌梗塞)、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等。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在更年期後的死亡率,是以每5歲翻1倍的速度上升。國健署進一步分析,50至54歲女性的心臟病死亡率,是每十萬人口15.4人、糖尿病10.4人、腦血管10.6人、高血壓性疾病為3.9人。

之後的55~59歲,心臟病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8.4人,60~64歲的階段更達到每十萬人45.6人;其他糖尿病、腦血管、高血壓性疾病也幾乎都是倍數成長。由此可見三高、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婦女的威脅甚鉅。

事實上,由於缺少雌激素的作用,女性要比男性容易罹患失智症;且有臨床研究顯示,患有憂鬱症或睡眠障礙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而女性罹患憂鬱症機率,又較男性高1倍。這是因為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就會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骨骼痠痛、失眠及心情低落等情形,更會進一步引發憂鬱症,並且提高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除了常見的健忘、疲倦、皺紋增加、情緒起伏大等常見情況外,女性也要特別注意骨質疏鬆,骨質在20至30歲達到高峰後就會開始逐漸減少,更年期後骨質流失的速度也會加快。

心情放鬆與正能量「加持」,效果顯著

國健署根據「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超過50歲的民眾利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骨質密度,發現有12%的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男性則為6.2%,尤其在65歲以後骨鬆人數更是大幅增加。

儘管更年期後,女性的健康風險倍增,但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卻不忘提醒,面對更年期,婦女也無須太過緊張,更年期症狀、時間因人而異,多數屬於輕微且時間較短的,因此只要把握「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及定期量血壓」、「規律運動及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及增加鈣質食物攝取」等三大原則,就可以從容地度過更年期。

勇敢面對「更年期」,懂得和平相處讓人生下半場更精采!_img_1圖/Shutterstock kazoka。

至於具體的方法,個人較為贊同《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樣的生活》作者廣瀨裕子的五大「調養方法」:飲食(盡可能使用當令食材、快速烹調、細嚼慢嚥、飲食不過量)、步行、睡眠(選擇可以安心的場所,並在晚上11點前入睡)、呼吸(隨時提醒自己深呼吸,並練習腹式呼吸法)和信賴(學會感受身體,絕不要和身體作對,也不要和疾病作對,當身體有不適之處,就要學習與身體和睦相處,不要再繼續傷害身體)。

提到飲食,中醫向來就強調「醫食同源」,也就是吃進人體內的動、植物等,不單單是食物,也同樣是救偏扶弱的藥物。記得《思考中醫》這本書的作者—唐略,就在書中再三提到:人是天地的驕子、自然的寵兒。天地對人是很照顧的,所以,天地會生出很多物來「養人」。人生病了,身體裡四氣五味的平衡狀態被打破、有所偏了,就可以用中藥的四氣五味來給人體「補偏就弊」。

所以,我個人是非常相信,人們面對各式各樣的不健康與疾病,身體是有一定的「自癒能力」的。也就是說,只要日常飲食崇尚天然與平衡、不偏食,就能充分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且就算發生疾病,均衡而充足的營養,再加上充份睡眠的自我修復,以及心情放鬆與正向思考的「加持」,最終必能讓身體戰勝疾病、獲致健康。

當然,人體本身雖然有強大的「自癒能力」,但是,面臨頑強的疾病與身體機能的嚴重偏差與不適,還是要找合格的中、西醫師進行治療才行。特別以這裡提到的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為例,中、西醫都有一套迴異的治療方式。其中,西醫只有採取「荷爾蒙補充療法」,也就是額外補充女性荷爾蒙,並建議女性多多運動(有醫師指出,運動可以延緩荷爾蒙的減少)。

至於中醫,則是透過日常生活與飲食(例如補「陰」類食材)、中藥(例如補「肝」、「腎」藥物)的調理,讓有更年期症候群婦女的身體,過度到另一種「新」的平衡,以改善各種不舒服的「更年期身心症狀」。以上,不論是心靈上的紓壓、平日的運動,或是作息、飲食與藥物的治療,都值得大齡熟女們參考!

(本文作者為財經與醫療保健專職作家。原文刊載於李雪雯《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時報出版)

勇敢面對「更年期」,懂得和平相處讓人生下半場更精采!_img_2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