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養寵物嗎?其實相對於過去,現今擁有寵物者可說是越來越多,且種類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貓、狗、鳥和魚以外,養蛇、變色龍、龜類、蛙類與昆蟲的也不少,飼主和寵物的關係有時比家人還親。
不可諱言的,寵物在我們生命中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只是簡單的陪伴和互動就豐富了人類的生活,甚至能促進身心健康。而前些時候,國外陸續有三份和寵物相關的報告發表,一致肯定寵物的貢獻。
第一項研究由來自葡萄牙的精神科醫師豪爾赫.莫塔.佩雷拉(Jorge Mota Pereira)所主持,論文則刊登在《精神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上。其和醫院的同事合作,共招募80位患有難治型憂鬱症(TRD)的志願者,並針對他們進行長達12週的實驗,目的在瞭解飼養寵物能否對當事人的病情產生助益。
結果發現,實驗組(註:服藥和養寵物併行)個案於實驗結束後的憂鬱量表得分,比起實驗開始前明顯下降許多。而相對於對照組(註:只有服藥)個案的分數,同樣也是較低,如此意謂前者療效優於後者。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組中有近1/3的個案於事後的量表得分低於7分,屬於未罹患憂鬱症的範圍,簡單來說就是病症雖未消失,但養寵物確實有改善心情。研究者認為,此舉或許可成為輔助治療之一。
第二項研究由服務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普里提.馬蘭妮(Preeti Malani)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在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和學校附設醫學中心的共同贊助下,針對全國民眾進行抽樣調查,最後有2051位年齡介於50至80歲的民眾參與填寫問卷。
統計顯示,55%的受訪者至少有1隻寵物,當中分別有88%、86%、79%、73%與62%的人認為寵物讓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感覺被愛、緩解壓力、生活有目標與堅持規律生活。整體而言,不管養什麼寵物,此舉傾向讓當事人變得積極、活得快樂和有較佳的健康與人際關係。
第三項研究由任職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社會學系的副教授唐.卡爾(Dawn Carr)博士所主持,論文則刊登在《老人學期刊》(Gerontologist)上。其針對437位平均年齡為65歲的民眾進行為期4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養寵物對於喪偶或離婚者帶來的影響。
結果發現,失去配偶者的憂鬱、寂寞程度普遍較高,而往後因健康惡化,進而早逝的風險也較高。但當事人若有養寵物的話,貓、狗的存在似乎可緩解上述的負向感受,心理健康無形中獲得保障。
看完報告內容,是否讓您有跟進的衝動呢?雖然養寵物的好處很多,但專家提醒需考量經濟狀況、居住環境和有無時間照顧等條件再決定,更重要的是寵物並非玩具,和育兒一樣需付出足夠的愛心及耐心,若未做好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就貿然行事,日後恐生無謂困擾。
(本圖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