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引發頭痛各式各樣的原因中最嚴重的一種之一,必須立即處理,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而且,它所造成的頭痛,也常是患者有生以來最嚴重的。
腦膜一般分為三層,由外而內分別是硬腦膜、蜘蛛網膜及與腦實質貼近的軟腦膜。蜘蛛網膜夾在硬、軟腦膜之間,其下腔充滿著腦脊髓液,具保護作用。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成因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原發性及續發性兩種,原發性出血約占全部腦血管疾病的10%,其中有85%源自於動脈瘤破裂,10%源自於動靜脈畸形破裂,其餘5%則是由血液問題所造成。至於續發性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則是腦內出血滲進或直接破進蜘蛛膜下腔而形成,如自發性腦出血或腦瘤出血等。總括而言,動脈瘤是臨床所見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最重要的原因。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臨床症狀
動脈瘤大多位於顱內動脈主幹的分叉處,呈草莓狀或囊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的肌肉層缺損。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半是因該處動脈早已存在的動脈瘤破裂所致,破裂流出的血液在蜘蛛網膜下腔蔓延,出血越多,腦組織進一步受破壞的範圍就越大。由於血管的破裂是一瞬間的,因此,許多患者描述,破裂那一剎那,「頭就像被人用棍子狠狠地敲了一下」,或「一輩子從來沒經驗過那麼嚴重的頭痛,像爆炸一般」,由此可見,這種劇烈的頭痛不是在數秒或數分鐘內慢慢出現的,而是瞬間即達疼痛高峰。
圖/動脈瘤大多位於顱內動脈主幹的分叉處,呈草莓狀或囊狀。
引爆動脈瘤的關鍵因素雖說動脈瘤是先天性的,但血壓的突然升高往往是引爆動脈瘤的重要關鍵。激烈運動、工作過勞、酗酒、性交、服用古柯鹼等也是導致動脈瘤破裂的可能因素。
如果血管破裂後出血很少,患者可能只有頭痛的症狀,但有不少人因出血量較多,都是大喊一聲:「我頭好痛!」隨即意識模糊或昏迷。此外,患者還會出現頸部僵硬、甚至單側動眼神經麻痺(眼皮下垂與複視)的情形。由於嚴重頭痛再加上意識障礙,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發作後多半會被送至急診室,據統計,這些患者的年齡通常大於40歲,男女皆有,且常有高血壓的病史。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檢查&診斷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死亡率很高的危險疾病。若是第一次動脈瘤破裂,死亡率約1/3;第二次出血,死亡率增為2/3;若是第三度出血,死亡率幾達百分之百。若電腦斷層看不見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須與中樞神經感染(如腦膜炎)鑑別診斷時,便需要進行腰椎穿刺檢查確立診斷。其次,也需要做腦血管攝影來確定診斷動脈瘤。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治療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雖然可怕,但若能及早發現可以經由手術把動脈瘤夾住,或透過導管做栓塞而得到很好的結局。曾有患者治療後現在最大的煩惱是出國時,因腦中有一金屬夾子而無法通過金屬偵測器呢!
(本文作者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原圖文刊載於王署君《頭痛看過來:神經內科權威醫師群的精準處方》/原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