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放過不自覺討好的自己!掌握技巧,妥善拒絕也是一門學問 | 健康遠見
人際

放過不自覺討好的自己!掌握技巧,妥善拒絕也是一門學問

卸下負累,找回自由和輕鬆
放過不自覺討好的自己!掌握技巧,妥善拒絕也是一門學問 圖/Shutterstock fizkes

當我們陷入討好心理,像陀螺一樣為別人忙碌,自己累到快要崩潰;對別人說了「不」字,內心會焦慮不安,會自責,然後會更加有求必應;內心壓抑、困頓,卻說服不了自己改變現狀,想拒絕都拒絕不了,想不幫都控制不住自己......請脫離「討好」的苦海,學會拒絕,給自己卸下負累,找回自由和輕鬆。

有了拒絕的意識,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具體實踐,學習如何說這個「不」字。對於常人來說,一句拒絕的話不是什麼難題,怒髮衝冠破口而出是拒絕,義正辭嚴不容商量是拒絕,輕聲細語面露歉意是拒絕,顧左右而言他找藉口尋理由是拒絕……總之,隨自己的心情和風格,想怎麼說都可以。

但對於「討好型人格」的人來說,是有千重障礙的。他們內心藏著種種「害怕」、「擔心」甚至是「恐懼」,叫他們毫無負擔地直抒胸臆,是難以想像的。他們一定是希望這句拒絕的話說完,最好是絲毫沒有殺傷力。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如何不傷面子地拒絕,是迫切需要學習的。但這的確是一門藝術,是學問,也是修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習得的。

1.  能直接表達的不必委婉,讓人曲解

不管我們多麼想不傷面子,多麼想沒有殺傷力地拒絕,也要把話說得明白清楚,不可太委婉,讓人誤解我們的意思。有位家庭主婦跟我說了她一天去買了三次菜的笑話。起因是她搬家住進新社區,同住一棟樓裡的幾個熱心阿姨,相繼問她:「你知道菜市場在哪兒嗎?你知道買菜怎麼走嗎?」等她搖頭說不知後,阿姨們都表示:「等我去買菜,帶著你一起,去一次你就知道了。」她對每個阿姨都連連道謝。

不一會兒,張阿姨來叫她了,她也跟著去了,買完菜回家剛坐定,有人敲門,李阿姨來喊她去買菜。她囁嚅著:「不好意思麻煩您呢!」其實她的意思是想說,我買回來了,就不去了。可是想到自己剛才答應阿姨,阿姨才特地來叫她的,所以不好意思說出來,就轉而說不想麻煩李阿姨。結果李阿姨一把拽過她說:「我又不是特地陪你去,我也要買菜的嘛!」結果,她又跟李阿姨跑了一趟菜市場。回到家剛把菜放下,王阿姨來了,她照舊含蓄半天,最終跟著王阿姨三進菜市場。所以說,在開口拒絕時,先要表明立場,把「不」字清楚表達出來。

2.  最好不要當眾拒絕對方

也就是說,要注意場合。在人多的時候說,對方會覺得傷了面子,下不了台。這時候你可以說:「晚一點我們電話中談。」、「我手上有點急事要先處理,忙完後我儘快找你。」然後找機會在沒人的時候,找到對方表明自己的態度。

3.  在措辭上注意技巧

比如,可以先肯定再否定。「你願意跟我說這件事,就表示你把我當朋友。可是,我可能會讓你失望。」、「你這個想法真是很棒,但我還是有自己的想法。」還可以把話說得更含蓄一些,把「我不能」換成「我覺得有些為難」、「我不擅長這個」、「我能力實在有限」……

4.  表情、動作也可以幫忙

比如,搔搔頭,面露難色,羞愧地看著對方,拖著聲音說:「呃……我想想……」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為難,臉皮薄的人領會了之後,會未等我們說出拒絕的話,就先說:「如果讓你為難,那就算了,我再另外想辦法。」

5.  就算拒絕,也要給人留有餘地

雖然拒絕,但也提供對方替代方案,或者留有餘地,讓對方覺得我們真心在為他著想,真心想答應他的請求。比如說,前幾日一個朋友,向我推薦他正在銷售的按摩椅,我無心購買,但不能直接說「我不要」,所以我是這樣回覆他的:「我家又是跑步機又是躺椅的,實在沒地方放。我給身邊朋友推薦一下,有需要的,我請他們聯繫你。」買賣沒做成,朋友還連連對我說「謝謝」。

6.  當面說不出口,也可以用「緩兵之計」

不妨跟對方說:「你讓我思考一下,我再打電話回覆你。」或者說:「我試試看,不一定能幫上你,我盡力。」短暫延遲拒絕,然後短時間內通過電話、訊息等形式儘快回覆對方,別耽誤人家另尋求助的路。

有一次,一個同事找到我,說你整天出書、發表文章,一定認識很多編輯,你幫我聯繫一下,我要發表篇論文,以便升等使用。我不願意幫這樣的忙,可又不能直接拒絕,於是我說:「好,我幫你問問看,但不一定問得到,別把希望全寄託在我身上。」

我刻意等過了幾天後,再回覆他:「我幫你問了,可是我認識的編輯裡,沒有人負責論文這一塊。不好意思,幫不上你了。」如此,既不得罪他,讓他覺得我的確用心幫他問了,又不違背我自己的原則。雖然看起來貌似不誠實,但這種謊言無傷大雅,於他、於我都只有利沒有弊。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拒絕,拒絕終歸意味著否決、推辭、反對、否定,也因此對討好者而言,儘管他已經說得非常溫婉含蓄,他的內心還是會被各種不安糾擾。

但是,一個完全不懂拒絕的人,不可能贏得真正的尊重。那些懂得拒絕的人,有原則的人,不會因為拒絕就失了人緣,人們反而會因為他的原則性、他的明朗態度而敬他三分。所以,什麼時候我們修煉到拒絕別人之後,對自己說:「你不喜歡我,那是你的事,我不是為取悅你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你便可有足夠的底氣贏得別人的尊重。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原文刊載於黃志堅《為什麼我們總是討好別人,委屈自己?》/方舟文化)
放過不自覺討好的自己!掌握技巧,妥善拒絕也是一門學問_img_1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