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幼兒常接觸3C產品,美研究:小心腦筋會變笨 | 健康遠見
居家

幼兒常接觸3C產品,美研究:小心腦筋會變笨

【專家觀點】
幼兒常接觸3C產品,美研究:小心腦筋會變笨 僅為情境配圖。

隨著科技的進步,3C產品日益普及,像是電視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幾乎已成為現代生活必備的工具。而由於工作忙碌,許多父母常會將3C 產品當作「電子奶嘴」,用來安撫年幼的子女,雖然效果看似不錯,但若總是如此,恐對孩子大腦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

一份不久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的報告就指出,學齡前小朋友接觸3C產品的時間越長,大腦白質完整性會越差,相關認知功能傾向較低,亦即智商下降,值得家長們關注。

所謂白質又稱為髓質,和灰質、黑質同屬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成分。白質由被髓鞘包覆著的神經軸突與髓磷脂構成,控制著神經元共享的訊號,協調腦區之間的正常運作。如果把大腦當作是電腦主機,白質有如聯繫各區域的溝通線路,線路一旦有狀況,大腦難免當機。

該研究由服務於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閱讀識字研究中心的約翰.赫頓(John Hutton)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招募到47位平均年齡為4歲半的健康幼兒(註:女生27名,男生20名),並針對他們及家長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3C產品使用和白質變化的關聯性。

首先,家長需接受問卷訪談,告知孩子在家中使用3C產品的狀況,比方說孩子是否會在進餐時使用3C產品;孩子的臥室中是否有擺放任何3C產品;孩子經常觀看的電視節目或影片內容為何;孩子在使用3C產品時,家長有無陪伴,並從旁給予說明或一起討論內容。

接著,所有孩子被安排認知檢測,以及腦部的擴散張量磁振造影(DTI)。後者主要在取得與神經纖維密度有關的「非等向性指標」(FA)和與神經纖維髓鞘化有關的「徑向擴散指標」(RD)等兩項數據資料。

統計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在18個月大時就開始接觸3C產品,而每天使用的時間平均為1.5小時。另外,高達六成的孩子擁有自己的3C產品,且41%的孩子臥室中有放置電視機或可以上網的行動裝置。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每日獨自使用3C產品超過1小時的幼兒,大腦白質的發育水準明顯低於其他同儕,語言表達、訊息處理速度和讀寫等能力也普遍欠佳。即使考量其他變項的干擾,結果依然相同。

研究者表示,並非3C產品不好,而是這些東西不適合幼兒。就像開車並非壞事,但讓小孩開車就不是個好主意。學齡前的孩子正值大腦快速發展時期,可塑性高,他們需要透過實際互動,例如你問我答、共讀、遊戲等才能獲得足夠刺激,累積經驗,進而有效學習。若只是盯著螢幕,缺乏和人相處的機會,太消極被動恐造成發展遲緩。

有鑑於此,若不希望小寶貝變笨,家長們還是別把3C產品當成保母來用。專家建議,18個月以下的孩子應禁止觀看螢幕;1歲半至2歲可短暫觀賞優質節目;2歲到5歲,觀賞優質節目每天最多1小時。而在吃飯、睡前、搭車與戶外活動時更要讓孩子遠離3C產品。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