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容易暴躁、莫名頭痛...這 9 個問題檢測你「過勞」了嗎? | 健康遠見
壓力

容易暴躁、莫名頭痛...這 9 個問題檢測你「過勞」了嗎?

過勞是真正會影響健康狀況的殺手
容易暴躁、莫名頭痛...這 9 個問題檢測你「過勞」了嗎? 僅為情境配圖。

如果你開始質疑自己在體力、情緒、或心智上的工作能力,也懷疑著自己工作的價值及意義,或許你就是已經「過勞」了。

我們應該正視過勞,否則持續性的過勞壓迫會嚴重影響健康。

照護線上提供。圖/照護線上提供。

如果你想要評估自己是否過勞,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  工作時是否會變得憤世嫉俗,或者過度嚴厲要求?

2.  每天要上班時,你是否感到不情不願,到了工作現場也難以開頭做起?

3.  你是否覺得很沒力,不再有辦法維持原本工作時的高生產力?像是設計師想不出新作品,腦袋一片空白。或者是論件計酬的成衣工人,原本一小時能縫上百件衣物,現在只有不到50件。

照護線上提供。圖/照護線上提供。

4.  工作方面不再想學習新的事物,也不想接受任何挑戰。

5.  對同事、顧客、客戶、甚至主管都極為不耐煩。

6.  不再覺得完成某些工作讓自己獲得了成就感。

照護線上提供。圖/照護線上提供。

7.  睡眠或飲食習慣改變,可能會睡不好,或是暴飲暴食。

8.  莫名其妙地感到背痛、腰痛、頭痛,或全身不舒服,但也找不到原因。

9.  試著用酒精、食物、或毒品麻醉自己。

以上這些狀況,可能是憂鬱症、甲狀腺疾病等真正的疾病引發的,所以若你面臨到這些狀況,就需要請教醫師是否與疾病有關,還是由工作過勞引起的!

至於為什麼會過勞?

不只僅僅與太費體力相關,還有許多因素會導致過勞。

照護線上提供。圖/照護線上提供。

•  無法掌控工作:你無法改變工作的時間表、工作量、或工作項目。

•  目標不明確:你不清楚主管要的是什麼,你需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  工作不合興趣:覺得自己志不在此,愈做愈無趣。

•  與雇主價值觀不同:和雇主或主管價值觀不同,造成內心或實質上的衝突。

•  工作壓力太大:工作性質太過單調或太過混亂,因此需要用盡全力才能專心面對,因而容易疲憊。

•  無暇兼顧家庭:工作時間過長,或工作時間不定,造成失去與家人的聯繫,因而加速過勞產生。

•  因工作而生活孤立:覺得自己失去與社會的連結,無人支持,會感到更有壓力。

照護線上提供。圖/照護線上提供。

過勞不是邪說,而是真正會影響健康狀況的殺手。

過勞者容易感到焦慮、失眠、疲憊無力、變得肥胖、容易中風、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酗酒及藥物濫用的比率也變高。

照護線上提供。圖/照護線上提供。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經歷過勞狀況的話,請不要猶疑,而要找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身體毛病。你也需要並檢視自己工作上的選擇,改變面對工作的態度,尋求家人及社會的支持、再次評估自己的興趣、技能、與熱情所在,養成規律運動、睡眠的習慣也很重要。

工作是我們維持生計的手段,也能讓人投注熱情,貢獻社會,但別因為工作而喪失了一切生活,甚至生命。

這篇主要取材自美國梅約診所的見解,目前過勞不像高血壓、腎衰竭等病,有明確的數據能讓人建立診斷,若有疑慮,可向醫師當面請教。

•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精神科

(文/白映俞醫師;本圖文轉載自照護線上網站)

專欄介紹:

照護線上於2017年3月成立,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每月約有230萬瀏覽人次。

2018年5月照護線上進化為醫療入口網站,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的照護平台。

更多內容請至【照護線上網站】/【粉絲專頁】/【LINE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