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最新進展 | 健康遠見
醫療

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最新進展

【專家觀點】
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最新進展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製劑廠;僅為情境配圖。

2019年底爆發新冠肺炎開始,到2020年3月止,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疫情已遍及五大洲,超過90多個國家和地區淪陷,罹患總人數突破11萬人,死亡人數約4000人,造成世界各地經濟重創,人心惶惶,大家都高度期待抗病毒特效藥的出現以及預防性疫苗能夠快速上市,疫情早早結束,回歸正常生活。有關疫苗發展部分,潘老師已有專文向大家報告過了(題目:疫苗 你在哪裡?),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上網檢索閱讀,簡單的答案是:疫苗量產最快也要到2020年底才可能實現,因此抗病毒藥物仍是目前第一目標。

在抗病毒藥物部分,科學家們都同意如果從零開始去發展一個新藥,絕對緩不濟急,因此舊藥新用是目前的主流意見。報章雜誌和網路上各種訊息不斷,民眾看得是頭昏腦脹。潘老師今天就化繁為簡,只從最具經驗(擁有八萬多個病人)且是多位專家集思廣益的大陸國家衛健委所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裡面 {治療} 章節內提到的5個抗病毒藥物說起,由於這5個藥已經是醫學界用來治療其他疾病的核准藥物,在各醫院的藥局內均有存貨,所以第一線臨床醫生,依其專業循適應症外用藥規定,直接可以開出處方來使用。

可能的5種抗新冠病毒藥物

(1)Alpha-干擾素

成人每次500萬個單位,加入滅菌注射用水2ml,每日兩次霧化吸入。干擾素是我們身體內的白血球被新冠病毒刺激後就會自然產生出來的物質,它可以抑制新冠病毒在呼吸道中生長,同時調節我們的免疫系統,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一個重要機制。在臨床治療病毒性肺炎方面有效果確切和不良反應輕微兩個優點,因此從大陸的第一版到目前的第七版診療方案中,它都穩穩的一直在裡面。

(2)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

兩個都是病毒蛋白酵素的抑制劑,組合在一起後的商品名叫「克力芝」或「快利佳」,是抗愛滋病的用藥。利托那韋是以小劑量(50mg)的方式與利托那韋(200mg)同時存在一粒藥裡面,病人每次吞兩粒克力芝,每日兩次,規定療程不能超過10天。另外,把兩個藥放在一起的理由是--這兩個藥都需要使用肝臟酵素CYP3A4來代謝,當小劑量的利托那韋佔據住酵素的茅坑後,使得洛匹那韋不會快速被肝臟代謝掉,因此劑量不需要用很大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同時也防止加大劑量後會有更多的副作用產生。診療方案中也特別提及,須注意此藥的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的副作用。

(3)利巴韋林(Ribavirin)

成人500mg/次,每日2次到3次靜脈輸入,療程不超過10天。同時診療方案建議(3)和(1)可以合併使用,或者,(3)和(2)合併使用。利巴韋林臨床上主要用於病毒引起的肺炎和支氣管炎,曾經是2003年對抗SARS時的明星藥。現在這個劑量是經過很多臨床醫生反饋後的下修劑量,原來第五版的劑量明顯過高,可能會帶來患者心臟(溶血性貧血)、肝腎、胰臟的損害。此藥的有效劑量(EC50)為109.5,毒性劑量(CC50)則是大於400,因此安全係數(有效劑量除以毒性劑量)SI>3.65,當安全係數小於10時,安全性較低,要特別留意副作用。另外,地中海貧血、鐮刀貧血、胰腺炎、心臟病、肝腎功能異常、老年人都不推薦使用。

(4)磷酸氯喹(Chloroquine)

只推薦用於18~65歲成人。體重>50公斤者,每次500mg,每日兩次,療程7天。體重<50公斤者,前2天,每天兩次,後面3~7天,每天一次,每次均為500mg。患有心臟疾病者禁用。氯喹一直以來是用來治療瘧疾的幾十年老藥,可以阻擋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大陸鐘南山院士認為它的安全性好,副作用比較低。這部分可以從兩方面來看:第一,從實驗數據上看,有效劑量EC50=1.13,毒性劑量CC50>100,安全係數SI>88.5,相當安全;第二從臨床試驗上來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760名患者中,有285位人次使用磷酸氯喹,均無嚴重不良反應。在台灣磷酸氯喹也是處方藥,須由醫生開立,由衛福部疾管署集中管理,有醫院提出需求時,才由疾管署配給。

(5)阿比多爾(Arbidol)

成人200mg,每日三次,療程不超過10天。前蘇聯在1970年代開發的抗流感藥物,一盒藥僅五美金,是俄羅斯自製藥品的招牌藥,多年來卻一直得不到歐美的核准,所以台灣沒有此藥,但大陸有,在大陸為指示用藥(OTC),體外研究顯示,阿比多爾對新冠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不良反應比例為6.2%,主要是噁心、腹瀉、頭暈。

診療方案中建議臨床醫生需進一步評價目前所提上述5種抗病毒藥物的療效,但不建議同時使用3種或以上抗病毒藥物,若出現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時應停止使用相關藥物。

大陸已進行臨床實驗的2種藥物

另外有兩個沒有載入診療方案的抗病毒藥物,但在大陸已經有醫院進行臨床實驗的藥物,在此也替大家整理一下:

(1)瑞得西韋(Remdessivir)

這個藥物是美國吉利德公司(Gilead)原本研發用來對抗伊波拉病毒的藥物,尚未在任何國家取得核准,因此各醫院藥局都不會有這個藥,須專案申請。但因為受到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治療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頗有療效的啟發,許多個臨床實驗已經分別在大陸不同醫院中針對18歲以上成年人進行中,報導最多的是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進行,由曹彬教授擔任主持人,從2月3日開始,預計於4月27日結束,總收案量預計270名病人,將評估此藥是否確實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效,並確定其劑量及其可能的副作用,如果一切順利,極有可能依照大陸相關程序報批,變成正式的抗新冠肺炎的藥物。目前使用劑量為第一天靜脈注射200mg,接下來的2~10天為靜脈注射100mg,療程共10天。此藥的有效劑量EC50=0.77,毒性劑量CC50>100,安全係數SI>129.87,相當安全。此藥台灣中研院已經完成合成,若有緊急授權,隨時可以自製。

(2)法匹拉韋(Favipiravir)

此藥最初由日本富山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研發,2014年上市,是抗流感的藥物,在大陸一直沒有申請核准,在台灣是當兩個第一線的抗流感藥克流感和瑞樂莎都無效時,方可使用的藥物。2019年8月專利權到期,大陸海正藥業用仿製藥(台灣叫學名藥)的身分在2019年2月14日申請大陸藥監局核准,但也和台灣一樣,只限於其他抗流感藥物無效時,才能使用。目前大陸也有醫院申請臨床實驗,其有效劑量EC50=61.88,毒性劑量CC50>400,安全係數SI>6.46,因為低於10,安全性較低,需要小心。

除了上述7個抗病毒藥物外,幫助新冠肺炎病人的方法尚有:呼吸支持、血液循環支持、腎功能替代支持、康復者血漿治療、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等多種方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診療方案中也建議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加抵抗力。在台灣因為醫療水準位居世界前段班,所有病人在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下,均能痊癒出院,請大家放心。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