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感染確診個案天天爆,中研院、環保署相繼淪為疫區,竟發現公務員請假事由不實淪為最大防疫破口,但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擔憂,社區感染恐會拉長國內防疫戰線,呼籲民眾做好三件事來擴大自我防疫。
「公布姓名、照片,罰款加自費醫療,台灣人不要再害台灣人了。」網友一片撻伐聲浪,急著找出台灣防疫破口元兇:公務員。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不斷攀升,大部分都是境外移入個案,連中央研究院、環保署相繼失守,全民將矛頭指向,公務員沒有遵守出國禁令,尤有甚者,屢勸不聽。
時間回到2月底,澎湖縣長賴峰偉開第一槍,有公務員急著上網抱怨,「我是月薪6萬公務人員,某縣長創下入境紅外線量體溫的創舉,又下令公務人員禁止出國,公務人員出國百分百中鏢?勞工出國0%中鏢?」有網友率先警告,「你要被噓了」。
果不其然,回應幾乎一面倒批評,「公務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呢?自私想法」「公務員要維持政府的運作,不能出事」「公務員要是中鏢,國家要停擺了」也有網友認為,出國限令應一視同仁。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國內疫情加重,台南市長黃偉哲加碼爆料,府內二名公務員不顧同仁勸阻執意遊歐,一名遠赴土耳其旅遊,另一名到冰島度蜜月,黃偉哲更揚言,這兩名公務員返台後,不可領隔離補助,還可能扣考績,並呼籲公務員「不要成為防疫豬隊友」。
3月23日再爆,台鐵員工3月前往杜拜旅遊,出現身體不適狀況,所幸目前二採陰性。不過民眾怒火未消,就怕公務員不能作為表率,導致國家機器全面停擺。
圖/僅為情境配圖。池孟諭攝
公務員請假不實惹爭議,張上淳因兒子特權說消失?
此外,環保署23日上午證實,基層員工參加埃及旅遊團染疫,返國曾回署內辦公。署長張子敬認為,該員工與同仁接觸率低,無與洽公民眾接觸,研判「應無進一步風險」。但立委陳瑩戴口罩急跳腳,「無風險不是署長一個人說了算」,最後一度讓立院議事暫停近一小時。
據了解,台鐵和環保署員工請假的事由皆非「出國」,而是以「事件」及「國內休假」為理由。立委們緊咬防疫破口關鍵在於「公務員請假事由不實」,張子敬在立委逼問下,坦言「事後可能會有相關的行政調查及懲處」。
不過連兩天例行記者會,所有人焦點全放在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的身上,因為他一直沒出現。
張上淳兩名從醫的兒子在防疫期間出國,引發軒然大波。不過,兩人也已於3月22日晚間大動作發出上百字聲明,為自己引發的社會觀感不佳、情緒性發言致歉。
陳時中也出面緩頰表示,張上淳兒子當時出國並未違反任何規定,因美國當時的旅遊警示未發布,且張上淳是指揮中心重要幹部,不會因這件事情離開。陳時中也再三強調,指揮中心所有人會堅持到疫情終止的那一刻。
返國者亂跑恐釀社區感染,陳秀熙呼籲台灣人做好三件事
其實陳時中說出一個真相,這些公務員和醫事人員出國時,政府並未提升美國的旅遊警戒,而歐洲地區在當時也未達三級紅色警戒。被黃偉哲點名的公務員也不斷道歉,「真的沒想過全球疫情大爆發」。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馬群傑坦言,疫情升溫之際,公務員出國可能對本身任職單位造成負面的社會觀感,加上回國後必須進行居家隔離,將導致後續公務作業延宕。不過,馬群傑也認為,「疫情蔓延下,公務人員出國已被放大解讀」。
公務員出國引起民眾反彈,最大癥結點在於,近期境外感染的案例急遽暴增。光上週(3月15日至21日)新增確診個案有百件,其中境外移入案例達94例。當外界把防疫破口瞄準返台民眾時,公務員的特殊身分格外令人矚目。
圖/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取自台大公衛學院官網
「歐美疫情傳播速度驚人,對台灣防疫工作威脅很大,」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認為,境外感染大增恐增加感染源追蹤的難度,並呼籲返國民眾務必確實配合政府,做好居家隔離,別外出造成社區感染,否則恐會拉長台灣防疫戰線。
陳秀熙認為,台灣疫情控制無法與世界脫鉤,而未來疫情是否會急轉直下,關鍵在於歐美、南半球疫情緩解與結束的時間點,「但目前看來恐怕還需一段日子」。
當確診個案逼近200例時,台灣民心惶惶,陳秀熙建議,中央應儘速擴大篩檢量能,提供無症狀者也能進行篩檢,「這種做法可以讓民眾安心,但恐怕要發展快篩,才能滿足大量篩檢的需求。」
面對未來防疫升級,陳秀熙建議三件事:首先,民眾應隨時留意周遭環境是否維持通風;其次,戴好口罩,做到自我防疫;第三,生活習慣必須調整,開始養成「線上」工作及生活的新習慣。
(本文轉載自2020.3.23《遠見雜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