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民眾群聚是否會造成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破口,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一段期間沒有出現任何徵兆,但還要再觀察一週。
連假期間湧現大批出遊人潮,指揮中心不得不發出細胞廣播提醒大家保持社交距離,讓人憂心是否會造成防疫破口;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在粉專上提醒,這波出遊是否會對疫情造成影響,關鍵日期為4月10日。
連假後因人潮群聚,許多民眾因出現症狀擔心自己是不是感染武漢肺炎,讓連假採檢量達到有史以來的高峰。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分析,由於發病時間不會這麼快,這些民眾大都是因為恐慌就醫,其中99%以上應該都不是武漢肺炎。
從連假後到今日為止,期間雖仍有本土個案出現,但以目前疫調資料指出,皆非與連假出遊有關。今日記者會上媒體再次詢問到是否代表國內已守住連假可能的防疫破口,陳時中表示:「可以講說我們第一段沒有出現任何徵兆,但仍要再觀察一週。」
而台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則是在臉書上表示,雖然現在樂觀還太早,但他認為「我們已經守住了!」他除了感謝指揮中心、所有的防疫人員不眠不休的辛勞,也請大家繼續幫忙,守住戰果。
圖/取自施景中臉書。
今日確診本土個案起先誤以為過敏
今日指揮中心宣布新增3例確診個案,2例境外、1例本土。案386本土個案(20多歲男性)為案195(美國境外移入)的同住友人,個案有出現鼻塞、流鼻水的症狀,本以為是過敏,但為小心起見才進一步採檢確診。案386雖是居家隔離後才召回採檢,但解隔離後皆有自主健康管理,出門上班、購物皆有戴口罩,公司同事明起開始進行匡列。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