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新冠肺炎下,醫療資源決定高齡者命運 | 健康遠見
醫療

新冠肺炎下,醫療資源決定高齡者命運

【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下,醫療資源決定高齡者命運 圖/Shutterstock Alonafoto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於各國長照機構引爆之際,除造成嚴重的群聚感染,機構採取「閉關」措施,看到人性光輝一面,配偶或子女站在機構窗外,探視住在機構家人,也看到人性另一面,醫療人員面對有限資源分配時,放棄長者,疫情帶給人們一堂生命教育,如何記取教訓,珍惜台灣健保醫療資源,避免重踏覆轍。

香港研究指出,70歲以上長者的新冠肺炎感染率、發病死亡率,是整體確診者的三倍。美國衛生保健協會(American Health Care Association)會長帕金森(Mark Parkinson)表示,對於80歲以上的人來說,死亡率可能高達15%。換言之,高齡者、多重共病者、心肺功能不佳者是高風險群體,長照機構住民又以這族群為主。

中國網路2月24日流傳一條影片,位於武漢西馬街社區的椿萱里老人照護中心爆發集體感染,有120位老人感染新冠肺炎,消息一出引起中國網友恐慌,官方部門已針對全院老人進行篩檢,有8位結果呈陽性。

二月底,日本東京都政府表示,一名60多歲長照機構男性員工確診新冠肺炎,曾與家人前往印尼旅遊。美國在華盛頓州柯克蘭市的一間長照機構「人生照護中心」(Life Care Center),出現美國首位因疫情死亡的病例後,潛伏的院內感染危機立即爆發,機構的住民與員工陸續出現疑似症狀,人生照護中心已累計26起死亡病例。美國衛生保健協會)會長帕金森表示,新冠病毒是老年人的「完美殺人機器」,因為美國很多長照機構的醫療條件很差。

隨後於三月份,疫情接連於世界各國流傳引爆,各國長照機構均是首當其衝受到影響,成為群聚感染。包括:韓國、西班牙、澳洲、義大利、加拿大等國,各國衛生主管官員紛紛要求長照機構改採封閉管理措施以切斷病毒的傳染路徑,禁止家屬探視,停止機構原有的活動安排。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將新冠肺炎患者分為輕微、肺炎(需門診或住院治療)以及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症,要住ICU加護病房)三類,比較「中國模式」和「義大利模式」,兩國輕症轉肺炎都是72.8%,但中國僅4.6%從肺炎轉為重症,重症有40.5%死亡;義大利有11.6%從肺炎轉為重症,重症有47%死亡,兩個數據都高於中國,他強調,「決戰點就在於醫療資源配置是否合理,以及醫療資源是否充足。」

184個國家和地區傳出新冠肺炎確診案例,33億人遭受封城,病例數破150萬,致死率逼近6%。而在這場危機中,高齡者是最脆弱的一個群體,醫療資源的不足更加劇了他們的困境,這在很多國家成為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在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對於是否必須犧牲高齡者引發不同爭議。

美國/紐約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已超過911事件

美國確診病例在4月9日超過43.2萬例,死亡人數高達1.48萬人。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全美已有100萬人次接受病毒檢測,是全球檢測最多的國家,並宣布將有5分鐘快篩與口罩消毒機器,投入對抗疫情,並表示未來30天是挑戰期。

紐約州確診案例超過12萬人,佔全美確診病例的1/4強。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表示,全州因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已達6268例,遠超在911事件死亡人數2753人;他於4月8日承認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存在低估,因有一些患者在沒有來得及就醫前就死在家中;葛謨說,目前州府的統計數據只來源於醫院和照護所等醫療機構,這種情形過世的患者沒有被計入死亡人數,因此目前的死亡人數與實際死亡人數一定存在偏差。

紐約、新奧爾良、底特律和西雅圖都有病毒集中感染的熱點。美國海軍「安慰」號醫院船(USNS Comfort)已停泊紐約,船上有1,000張牀位。該船將停泊在曼哈頓的一個碼頭,以應對紐約預計出現的大量病患。另一艘「慈悲」號醫院船(USNS Mercy)則駛往加州洛杉磯。

醫療資源相對雄厚的美國,在疫情中也有不同角度看待高齡者引發爭議。美國一些年輕人將這場疫情稱作「嬰兒潮(baby boom)美國人清除機」。有分析稱,這反映了當今社會普遍缺乏同情心,也可能反映了年輕人與長者在政治觀點上的分歧。另一方面,千禧世代使用「嬰兒潮清除機」是為了讓父母一輩重視病毒的致命性,讓他們留在家裡。

德州副州長丹.派翠克(Dan Patrick)宣稱,在新冠疫情下,恢復經濟要比老年人的生命重要!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也因抗疫期間對老年人群體的忽視而招致很多批評。

日本過去曾有部電影「楢山節考」,講述日本一深山小村子,因貧困沿襲下來的傳統,老人活到70歲還沒死,就會由長子背到猶山上丟棄。這次疫情中,日本再次出現類似排除老人的言論,認為老人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的負擔」,這場疫情是一場「青年人替換老年人的戰爭」。

義大利/每天都必須做出「放棄病患」的選擇

面對醫療資源不足的國家,高齡者更是成為被犧牲的對象。義大利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男性平均壽命為81歲,女性為85歲,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的23%。根據義大利衛生部3月曾發佈的資料,義大利新冠肺炎感染者平均死亡年齡為81歲,目前義大利是死亡人數全球最高、歐洲最嚴重國家。

在義大利北部富裕地區倫巴第大區醫院,伯德里尼(Michele Boldrini)透露,由於缺少病床和呼吸器設備,每天都必須做出「放棄病患」的選擇,他從未如此頻繁地面對如此艱難的決定。他表示,「過去幾天,不得不在40多歲的病人和60多歲的病人之間做出選擇,決定誰可以用唯一剩下來的一台呼吸器」,他陳痛表示,醫生是來救人的,不是法官,不能決定誰應該死。但現在面臨這樣的考驗太多,以致原本壓力超負荷的醫護人員身心更加疲憊。

貝加莫省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僅在貝加莫省一地,6000名機構的老人中就有10%死亡。在貝加莫省卡斯尼哥鎮(Casnigo),當地72歲神父貝拉德利(Don Giuseppe Berardelli)也遭到感染,送到洛韋雷(Lovere)醫院救治。一名醫護人員指出,教區居民在他去世前的幾週內為他購買了呼吸器。醫師原先想替貝拉德利安裝,但他拒絕使用,希望醫師先把器材拿來拯救比他年輕的人,故事也令人不勝唏噓。

更令人遺憾的是發生於四月初,義大利南部萊切省索萊托市(Soleto)一間長照機構Residenza La Fontanella,機構內日前爆發新冠肺炎,機構員工卻紛紛逃亡,87名老人頓失照顧,機構內老人有2天處於無人照護狀態,目前已有9位不幸去世。

西班牙/死者超載無力接運,機構內活人與死者同居一室

疫情於歐洲與義大利一樣嚴峻的西班牙,確診數是歐洲最多,據統計,西班牙被感染的病患70%以上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65%的死亡病例不小於80歲。這意味著大部分醫療資源要花在老年人身上。

紐約時報也報導,近期西班牙各地的大批死者中,有許多是出現在長照機構的群聚感染,死亡人數大增塞爆了太平間,地方的殯葬業者因「死者超載」而無力接運,造成死亡的長者不得不留置機構內,另一方面,醫院「無力」照護罹病的長者,他們必須留在機構中,因此出現了機構內「活人與死者同居一室」的悽慘狀況。西班牙軍人3月23日被派往包括長照機構在內的地區協助消毒,結果發現了上述人間悲劇,西班牙國防大臣描述的疫情慘狀令人驚愕。

西班牙巴亞多利德一名81歲的新冠肺炎患者23日因病情好轉被轉出ICU病房,卻在短短36個小時後病亡。「昨天,他們把她轉出時還在為她鼓掌,今天,她已經躺在墳墓裡。」這位病人的姐姐這樣感歎。

回頭再看台灣面對疫情,擁有SARS的慘痛經驗,戒慎恐懼下,持續嚴謹面對新冠肺炎的衝擊,掌握到對長照機構感染控制的要求,至今僅出現第156例是位機構護理人員,且極短時間(約一週)內康復,感控的落實仍不能鬆懈。

衛福部醫療資源整備情形經過盤點,201家急救責任醫院有一萬台呼吸器,若再加上非急救責任醫院的呼吸器,總數1萬4000多台。折合人口密度,台灣每10萬人可分配達61台,相較德國每10萬人24台、英國每10萬人12台、義大利每10萬人5台,台灣的呼吸器相對充裕,全民更應珍惜台灣健保的醫療資源,看到歐洲缺乏醫療資源下犧牲高齡者的慘劇,不能夠掉以輕心。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