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孫子接回父母家自己顧,阿公阿嬤好失落? | 健康遠見
人際

孫子接回父母家自己顧,阿公阿嬤好失落?

【專家觀點】
孫子接回父母家自己顧,阿公阿嬤好失落? 圖/Shutterstock Vietnam Stock Images

林阿嬤最近常常看著電視發呆、唉聲歎氣。原來一手帶大的3歲外孫女妮妮,回到台北改由爸媽照顧。家裡突然少了孩子的嘻鬧聲,覺得有股孤單寂寞…,忍不住抱怨起女兒太早把孫女接走......

依附情感,讓祖孫分離好難過

分離,是每個人都會面對且需要學習的境遇。不管是年輕、或年歲已長,面對分離,總難免有適應困難、抱怨、沮喪、甚至出現對任何事不感興趣、失眠等情況。尤其是長期照顧兒孫的祖父母,對被照顧者常會產生被需要的失落感,以及過度擔心。即使早已知道孩子長大後會被父母帶回家,也常試圖說服自己孫子日漸長大,離開是遲早的事;但捨不得、難過等失落情緒,卻仍真真實實地在心頭縈繞著。

接納事實,調節失落的心情

根據2013年一份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期刊》的研究指出,通常「接納」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該研究以340名21至73歲近期經歷緊張生活事件的參與者為對象,研究者將「接納」定義為主動、不批判地與「負向及正向的情緒」連結,並透過評量接納度和負向情感的多重指標,在首次評估的6個月後追蹤其負向情感。結果發現,悲傷雖並不會隨年紀增加而減少,但「接納」可在悲傷的經驗中扮演調節角色,使長者在不斷面對失落事件之餘,不致於崩潰或失控。

這個研究說明「接納」是打從心裡接受現況。年齡增長使長者體悟人生百態,但當遇到失落事件,出現情緒起伏是正常的,旁人、家人應了解過渡時間的情緒轉換是正常現象,急於提供建議或安排活動,想轉移其負面情緒,其實不會有好效果。

另外,子女可協助長輩學習新的通訊方式(如:視訊等),讓長輩看到孫子女健康成長的模樣,減少分離初期的思念與焦慮。做法包括:

1.  設定好設備,傳達使用方便性與容易性的概念,如操作就像一般看電視轉換台或量血壓一樣。

2.  讓對方感受到當中的樂趣,增進使用的動機。

3.  提供反覆操作機會,過程中子女可主動詢問是否有操作上的疑問,同時稱讚及鼓勵去嘗試,於一旁陪伴他們學習,不定時地實際撥打視訊通話給長輩。

無論是Line或其他系統,都可超越空間的限制,使距離感消失。除了電話問候,不妨試試視訊與長輩們保持交流、減少其失落感。

(本文作者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