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二成的65歲以上銀髮族會發生吞嚥困難,若合併中風、失智、衰弱症和巴金森病者,尤其嚴重。吞嚥困難會引起營養不良、脫水、嗆咳和吸入性肺炎,是銀髮族的常見死因。種種因素會引起銀髮族的吞嚥困難,包括吞嚥協調變差、食道蠕動減弱、吞嚥反射保護能力減退,加上唾液腺功能減退,或因為藥物的副作用,使銀髮族口腔呈乾燥狀態,影響食物的咀嚼和吞嚥,若又加上牙齒掉落、鬆動或配戴假牙,未能將食物咀嚼完全,更為嚴重。
尤其髖部骨折銀髮族病患的手術期間,是發生嗆咳和吸入性肺炎的高危險期。這些病患因為骨折而加重衰弱無力,且由於疼痛,常需使用麻醉劑或嗎啡類止痛藥,高達20%會引起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頭暈、協調功能燮差和呼吸功能受抑制等。手術後住院期間,麻醉後不清醒、或噁心時,急性傷害的疲憊,且對食物的味道常會覺得嗆鼻或刺激而引起嘔吐,這些都會增高嘔吐和嗆咳風險。進食時發生嗆咳時,可能會引起肺炎、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退而死亡,甚至於引起急性窒息死亡等,依吸入呼吸道的異物量和種類而異;這種情形隨著年紀而變多;發生併發症後可能會延長住院日數、增加再住院率和醫療費用。目前銀髮族常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如中風和神經系統疾病(如失智症、帕金森氏病),應多注重保健和防範工作。有時在家庭聚會時,並未注意準備適合銀髮族的食物,如切細的肉塊、魚肉、絞肉泥、湯、布丁和果凍等,而只是準備年輕人喜好的牛排、花生、含骨的雞肉、硬糖果、年糕等,會增高嗆咳的風險。
❝銀髮族嗆咳的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牙齒疾病(牙周病、掉牙和假牙不合),進餐時難以維持穩定姿勢,行動力不佳、進餐時出現疲勞,使用靜鎮劑、嗎啡和精神科用藥,慢性或急性肺部感染,手部握力變差。必要時可接受吞嚥功能評估和訓練,以改善吞嚥功能,減少嗆咳風險。❞
為便利記憶,可記住銀髮族進食時注意避免「三不五時」:
「三不」為:
(1)不專心:如一心多用,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容易嗆到;
(2)不清醒:手術後、癲癇發作、嗜睡或飲酒會造成容易嗆到;
(3)不適當食物:大口吞嚥大量清水或稀湯,太硬食物不易咀嚼完全,食物太乾不易嚥下,都容易嗆到,適度黏稠的糊狀食物則比較安全。
「五時」為:
(1)躺著吃東西時:進食時要坐起來,否則很容易嗆到。尤其是平躺吃藥,更是大忌。
(2)吃太快太多時:銀髮族的進食速度和時間因人而異,若是中風病患的吞嚥功能變差,更不可躁進。建議一口一口地細嚼慢嚥,吞嚥完成後才吃下一口,不要催趕;吃太多時容易引起嘔吐,太大口吞嚥也會增高嗆咳風險。
(3)口乾舌燥時:維持口腔的濕潤和滑潤非常重要,牙齒功能變差時,常常無法完全咀嚼成食團,增高許多嗆咳的風險。
(4)噁心想吐時:手術麻醉後頭暈時,或胃腸不適時,或使用嗎啡類止痛藥時,都容易嘔吐。
(5)疲勞時:如中風、失智、神經系統疾病、肌無力,衰弱症病人等,常會合併吞嚥困難,加上進食過程中因為疲勞而無法維持坐姿,造成嗆到。
總之,防範發生嗆咳,應從養成良好習慣做起,平日從事運動,維持體力,且保持飲食質量均衡,睡眠充足,以維持清醒。進食時要細嚼食物,一口一口慢慢吞嚥,食物要柔軟而且容易分解,保持口腔衛生,都可減少嗆咳和後續的傷害。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主任)